观赏鸟毛细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pptx

观赏鸟毛细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ppt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赏鸟毛细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病原虫体呈细小的毛发状,食道部短于或等于体部,比体部稍细,体部内部为肠和生殖器官。雄虫有交合刺及交合刺鞘;雌虫阴门开口于食道部与体部交界处。虫卵椭圆形,两端有塞。虫体寄生部位严格,环形毛细线虫寄生于鸡、珠鸡等鸟禽类的食道、嗉囊壁;鸽毛细线虫寄生于鸽、鸡等鸟禽类小肠;膨尾毛细线虫寄生鸡、鸽、鸭等鸟禽类小肠;捻转毛细线虫寄生于鸭等水禽的口腔、食道、嗉囊和肌胃内;鸭毛细线虫、鹅毛细线虫寄生于盲肠、小肠内。病原生活史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环形、膨尾毛细线虫为间接型,中间宿主为蚯蚓;鸽、鹅、鸭毛细线虫和捻转毛细线虫为直接型。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或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具感染性幼虫,鸟禽吞食了具感染力的幼虫而感染,感染后幼虫钻入食道、嗉囊、小肠等处粘膜发育,于感染后19~28天发育为成虫。致病作用和症状虫体在寄生部位掘穴,造成消化道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时,仅出现粘膜炎症;严重感染时,粘膜肥厚,炎症明显,并有出血、坏死、纤维素渗出等变化。环形毛细线虫寄生于嗉囊,引起嗉囊壁增厚、发炎,粘膜上覆盖有絮状渗出物,粘膜不同程度剥离。多数种类的成年鸟能耐过毛细线虫的轻度感染。轻度感染的表现多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反胃、拉稀便;严重感染的鸟营养不良、贫血、腹泻严重、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减退、不喜欢运动等。诊断和防治综合症状,粪便检查虫卵和尸体剖检时发现虫体而确诊。注意环境与观赏鸟场、鸟舍及鸟笼的卫生;并阻断在饲养鸟附近存在的中间宿主;对新捕来的野生鸟要先隔离饲养,以防带虫感染其他鸟;粪便要发酵处理。治疗可选用左旋咪唑、甲苯咪唑等咪唑类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