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19 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不识常见的设题陷阱 (原卷版).docxVIP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19 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不识常见的设题陷阱 (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易错题19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不识常见的设题陷阱

目录

01易错题简介

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

易错原因——没有找到正确的比对突破口

02易错题例析

03易错题攻略

【攻略一】比对“选项”对文本“关键词语”的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二】比对“选项”对文本“重要人物”的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三】比对“选项”对文本的“时间地点”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四】比对“选项”对文本所涉“范围”的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五】比对“选项”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是否正确。

04易错题练习

★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

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最有效的方法是“比对法”。基于此,找到正确的比对突破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考生在解题时,应侧重关注选项在哪些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误读。常见的选项设误方式主要集中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方面。

★易错原因——

1.没有从人物性格事迹角度比对。

2.没有从关键词语角度进行比对。

3.没有从时间地点角度进行比对。

4.没有从分句之间关系进行比对。

5.没有从人事所涉范围进行比对。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令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间,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比对关键词语

设误方式

曲解文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比对方法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如:

[原文](2022·全国乙卷)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

[选项]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

[比对]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曲解文意。关键在于“安身立命”应该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让百姓安身立命”。

比对人物

设误方式

误解形象

故意说错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张冠李戴

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的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的结果。

比对方法

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进行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如:

[原文](2022·新高考Ⅰ卷)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