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2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

4月联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5300-4500年前的屈家岭遗址位于今湖北省京山市,此前已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大量的陶器等。经过近3年的全面调查和系统发掘,屈家岭遗址新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据此可知,该遗址()

A.具备了早期国家初始形态 B.体现了利用自然的文明跨越

C.证明了青铜制造业的成熟 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根据材料“屈家岭遗址此前已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新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可知人类在长江中游地区已出现种植农业,建造水利设施,体现了该文明遗址对自然的利用,B项正确;“早期国家初始形态”不合逻辑,判断早期国家初始形态的要素有阶级分化、私有制、宫殿、礼器等,而材料仅提及稻、陶器、水利设施等,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青铜制造业,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屈家岭遗址以外的其他遗址及其共性,排除D项。故选B项。

2.伍被是汉武帝时期淮南王的谋士,他指出:“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这种历史现象得益于汉代()

A.中央集权的一统局面 B.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C.长途贸易的繁荣昌盛 D.工商皆本的思想熏陶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朝商业流通范围较广,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使得各地往来更加方便,商业流通也更加频繁,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商业的广泛流通,A项正确;这种商业现象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故无为而治是错误的,排除B项;长途贸易的繁荣昌盛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此时为汉朝,没有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

3.在唐朝,各级考试都由相应级别政府的主要首长主持。县试由知县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省学政主持,乡试正副主考均由皇帝任命,会试由礼部直接主持。这说明科举制()

A.彰显了学在官府 B.体现了国家意志

C.凸显了公平原则 D.滋生了结党营私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各级考试都由相应级别政府的主要首长主持”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考试主要受各级政府官员的控制,而政府官员与国家意志密切相关,B项正确;学在官府的局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被打破,排除A项;公平是科举制的重要特点,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结党营私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

4.北宋张载指出:“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释氏便不穷理,皆以为见病所致。”这表明张载()

A.批判佛道观念 B.崇尚格物致知

C.推崇道德理性 D.关注客观规律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张载看来,佛教讲“缘起性空”,但却不能穷尽事物的本性,是不能作为真理而存在的,佛、道自身理论存在缺陷,穷理尽性是儒家心性学说的根本,而穷理便是体察气化流行实有的、客观的性质、规律,D项正确;张载通过批判佛、道对“性与天道”认识上的缺陷与不足来重振儒学之正统,但材料并未体现对道教的批判,排除A项;格物致知是南宋朱熹的观点,张载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排除B项;“理性”偷换概念,“理性”与北宋“天理”完全不同,排除C项。故选D项。

5.明朝自成化、弘治年间以后,思想家、文学家、在野“清流”派官员,以及小说、戏曲、歌谣等形形色色的文学作品,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策动者和表现形式。这推动了明朝中后期()

A.文化观念的交融 B.主流思想的异变

C.社会思潮的多元 D.世俗文化的兴盛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思想家、文学家、在野‘清流’派官员,以及小说、戏曲、歌谣等形形色色的文学作品,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策动者和表现形式”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又由不同的群体创作,故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C项正确;材料是指出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