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3

2024年河东区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1卷1至4页,第11卷4至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图为《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一书中的良渚古城考古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B.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村落景象

C.可以佐证新石器晚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表明早期中国已具备较完善的国家形态

〖答案〗C

〖解析〗

【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在良渚古城中,平民与贵族居住区泾渭分明,在贵族居住区出现了宫殿建筑,这说明平民与贵族之间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且日益明显,C项正确;仅根据一个良渚古城无法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排除A项;良渚古城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明遗址,不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不能反映母系氏族社会的村落景象,排除B项;良渚古城时期尚未具备较为完善的国家形态,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标榜是黄帝的后裔;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禹的后代;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后,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后裔。据此可知()

A.民族关系趋于平等 B.尊祖敬宗思想推广

C.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D.华夏认同观念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十六国时期、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均以黄帝、大禹为祖先,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强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强化,民族关系并不平等,排除A项;少数民族均以黄帝、大禹为祖先,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是尊祖敬宗,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强化,未涉及国家统一趋势,排除C项。故选D项。

3.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

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 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 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答案〗A

〖解析〗

【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辄行之”,“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等信息可知,秦代实行了严格的文书管理制度,反映了秦代行政管理制度的严密,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轻罪重罚”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地方官员的权力大小问题,排除C项;材料所述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

4.中晚唐进士及第后,要参加各种宴集活动,这种公开的宴集活动便成了公卿择及第进士为婿的最佳场所。至北宋中期进士卖婚日盛,以致进士“娶妻论财,全乖礼义”。这反映了()

A.八股取士难以选拔人才 B.平民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C.门第观念依然十分流行 D.科举制对婚姻择偶观念影响深刻

〖答案〗D

〖解析〗

【详析】根据材料“这种公开的宴集活动便成了公卿择及第进士为婿的最佳场所。至北宋中期进士卖婚日盛”可知,随着科举考试地位的不断提高,科举功名的影响和吸引力不断提高,对婚姻择偶观念影响增大,D项正确;八股取士实行于明清时期,而且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科举制促进了阶层的流动,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但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对婚姻择偶观念影响深刻,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下图是1835年某地出版的一本语言教材,收录有372个常用词条,大多数来自英语,少数来自葡萄牙语、瑞典语、马来语和印度语。这本书最可能是供何地的商人学习外语之用()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厦门

〖答案〗C

〖解析〗

【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