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亲鱼来源、选择与培育.pptx

泥鳅养殖技术—亲鱼来源、选择与培育.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种经济鱼类养殖技术;知识回顾;;;;泥鳅养殖技术;教学设计;;

天然水体中捕捞

自行收购

自行培养

外购于原良种场等

;;

年龄:亲鳅要选择2~3龄。

规格:雌鳅体长14~16cm,体重20g以上;

雄鳅体长10~12cm,体重12~15g。

体质: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雌鳅腹大柔软,有光

泽,稍呈黄红色。规格一致,活动能力强。

;;雌雄鉴别:看个体大小

雌鳅个体相对较大,在繁殖期腹部膨大。雄鳅个体相对较小,在繁殖期腹部不膨大,较平扁。

;雌雄鉴别:看胸鳍骨片

雌鳅个体胸鳍短而圆近似扇形,第二鳍条基部无骨质薄片。雄鳅个体胸鳍长而尖近刀形,第二鳍条基部有骨质薄片

;雌雄鉴别:看有无肉瘤

雌鳅个体背鳍正常,没有肉瘤。雄鳅个体背鳍末端两侧有肉瘤。

;雌雄鉴别:看有无追星

雌鳅个体鳍条上无或少追星。雄鳅个体鳍条上有追星

;;★鱼池的建造

鱼池形状:长方形、东西走向、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

水源水质:水源充足、水质优良;

鱼池规格:每口池塘面积一般以50~300㎡为宜,土池为

好。要求池深1.5m,池底要实,池的四周要坚

固,无漏洞、缝隙,不能渗水;

闸门设置:进、出水口做成闸门式,设两逆闸门,一道为

封闭的门,一道为钢丝网门。

;

;★鱼池施肥

施肥种类:腐熟有机肥作基肥,速效肥为追肥

施肥数量:每667㎡施1500~2000㎏;

施肥方法:一是平面撒施

二是挖沟施肥

;★池塘消毒

●施肥后注过滤水20cm,每667㎡水面用生石灰80㎏消毒。

●10~15d后再注入过滤新水至池水深50cm。

●再过2~3天,投放水藻及水浮莲。水浮莲不超过池水面1/3。

●施肥2周后,池中水蚤等水生动物及浮游生物繁生起来。

;★放养方式:将种鳅按雌雄分池投放。

★入池消毒:用3%的盐水将其浸泡10min左右。

★放养密度:50~60尾/平方米

;★建造饵料台

可用钢筋或竹、木制作,台面为70cm见方,台脚高30cm,台面距水面25~30cm,台面用聚乙烯网布绷紧固定??每667㎡水面设置泥鳅食台3~5cm个。;★科学饲养

定质:动、植物性饲料要新鲜,捣成团投在食台上。

定量:3月份为1~1.5%;4~6月份为4%左右;

7~8月份为10%;9~10月份为4%左右。

每次的投饵量以泥鳅在2~3小时内吃完为宜。

定时:泥鳅入下池3天后开始投饵,每天分别于上午8~9时

和下午5~6时两次投喂。

定点:设置食台定点投喂。

;★养殖管理

一是控制鱼池水色。

二是要定期施肥和池水消毒。

三是加强早、中、晚巡池。要预防天敌危害。

四是抽水冲鱼。早、晚各一次,每次20~30min。;课上小结;复习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