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pdfVIP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春季八年级期中教学素质联合拓展活动

语文学科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背诵默写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蒹葭采采,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③青青子衿,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④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从以下方面来描绘水之“奇”:从声音上写水“____________”,“奇”在悦

耳;从温度上写水“____________”,“奇”在清凉;从潭中鱼的数量上侧面写水“____________”,

“奇”在清澈。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相关问题

赏牡丹、吃香椿、饮谷雨茶,当人们在鲜花和美食中细品幸福生活的滋味,感受这个春天的最后一次

回①_________(móu)时,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经近在②_________(zhǐ)尺。二十四节气作为

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③凝_________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的广博智慧,()着中国人的精

神气质与民俗风尚。节气文化()、包罗万象。节气是中国人的时间体系,它以自然时序提示和服务着

我们的生产生活;节气民俗规范着民众的日常生活内容,人们感受到生活的仪式感;节气文化成为具有鲜

明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意象和审美意境,()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因此,我们因为要坚持二十四节气

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以要做好传承与保护,不断寻求二十四节气在当代生活中所能释放的新的

可能,让其持续④_________(huàn)发蓬勃生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彰显绵延不绝培育B.凸显源远流长培育

C.凸显绵延不绝孕育D.彰显源远流长孕育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因为要做好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所以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我们不仅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做好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

C.我们不仅要做好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还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D.我们因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以要做好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

二、阅读理解(70分)

6

(一)诗词阅读(分)

3.阅读《式微》,完成问题。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典范。

B.从全诗来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一句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C.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和泥地里劳作,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D.诗歌的语言凝练,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

2

()本诗和《蒹葭》在表现(结构)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请谈谈这种形式的作用。

17

(二)文言文阅读:(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