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专题四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版必修1).pdf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专题四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版必修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选择题

1.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

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

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

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题干材料的主旨是列强不但要让清政府屈服于自己,而且要帮其维护在华统治

秩序,总而言之,就是让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由此可知,只有D项《辛丑条约》的

内容与材料相符,故选D;

答案:D

2.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

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

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

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国人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日本不利,而对中

国有利,可以和日本一战,这说明当时国人盲目自信的心态,故D项正确;

答案:D

3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

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从“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看出章太

炎是肯定洪秀全的反满行为的;而从“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中看出章太炎对

身为汉人的曾国藩却为满清效力这一行为的否定;因此,他是从民族角度来评价两位历史人

物的,B项正确;

答案:B

4.“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

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

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解析:材料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排除A项;十三省独立而非所有省份独立,

排除D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问题,因此,正确的选项为C项;

答案:C

5.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给首相柏特曼的一件呈文中称:“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

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更为显著;但是,

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新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

这里的“新中国”是指()

A.清政府B.太平天国政权

C.中华民国D.南京汪伪政权

解析:汪伪政权时期,不存在英日同盟,排除D项;英国对华商业中心在扬子江区

域内,这一信息排除B项;清政府不是“新中国”,排除A项;

答案:C

6.“从13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

值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

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解析:科学理性、自由、人权、法治等思想都是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内涵,因此,正确

的答案为C项;A、B、D三项说法都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