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透镜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FFFF

F

F

F

F

实物光学名称

实物

光学

名称

又名

眼镜

性质

外形

符号

凸透

会聚

透镜

老化

对光线有会

聚作用

凹透

发散

透镜

近视

对光线有发

散作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试验:试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

假设在试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缘由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烛焰在焦点上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试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像的性质

物距

像距

应用

u2f

倒、正

倒立

放、缩

缩小

虚、实

实像

fv2f

照相机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f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生疏: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⑸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大

〔变小〕

像变小

〔变大〕

⑹物=点光源的集合。〔电视屏幕;〕

⑺点光源在大于f时发出的全部过透镜的光,过透镜后会聚一点。小于f时过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会聚一点。

〔挡住局部透镜,仍成像点;物像都是光点的集合,只是密集程度不同;〕

⑻F过透镜后成的像。

⑼折射光路可逆,所以拉住光屏可以互换位置

⑽水平靠近的光点,过透镜后水平移动还是斜向下。

⑾正方形的透镜成的像,梯形。

⑿物像的大小比等于物距像距的比。

⒀物像间的最小距离4f。

假设知物距大于像距〔图显示蜡烛和光屏与透镜间的距离〕,则成倒立缩小实像。其他:已成缩小的实像,当物距为原来的一半时,是否肯定成实像?

把握透镜成像最好的方式是明白成像原理,可以推理出一切。

其次的方法是背下来成像的规律。〔可以用于解决大局部习题,但有的题不能给出解〕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看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一般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格外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一、磁体:

第9章电与磁

1、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分类:自然磁体〔铁矿石〕、人造磁体〔条形、蹄形、针形〕

2、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局部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命名: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局部后,每一局部仍存在两个磁极。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3、磁化:⑴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⑵可以被磁化:不行以磁化:铜

⑶磁化后磁极分布: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由于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局部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放在条形磁铁南极四周的一根铁棒被磁化后,靠近磁铁南极的一端是磁北极。用磁铁的N极在钢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

钢针被磁化如图那么钢针的右端被磁化成S极。

⑷钢和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简洁消逝,称为软磁材料。

⑸应用: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磁性

文档评论(0)

180****17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