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docxVIP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

语文模拟试题第PAGE1页共6页

淮安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欢迎参加中考模拟测试,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用O.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浩hàn(▲)苍穹,总是容易激起人的无限遐想。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广袤宇宙,观星宿(▲),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太空。近代前辈们(煞费苦心殚精竭虑),推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遨游太空之旅。从“两弹一星”到“一箭多星”再到“载人航天”,在发展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与创新为伴,砥励前行,让民族的飞天梦不断成真。

孜孜探求遨游太空①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内。(2分)

孜孜探求

遨游太空

②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星宿:▲浩hàn:▲

③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1分)▲改为▲

④结合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分)▲

2.学校开展“礼赞青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开展“致青春”对联征集活动。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副对联。(2分)

答:▲

(2)【活动二】开展“自强不息,青春有我”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自强不息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3分)

杜甫?????闻一多??????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

(3)【活动三】开展“爱祖国”青春寄语朗诵活动。你即将面向全校师生朗诵,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为什么?(3分)

有人说:“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3分)

答:▲

3.诗、文名句填空。(6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不知贻阿谁(《十五从军征》)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壮丽雄浑的风光,被后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二(7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6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①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①后主:刘禅。当朝统治者重用宦官造成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相似。②梁甫吟: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4.“锦江春色来天地”一句中的“来”字好在哪里?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

5.诗歌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6~10题。(18分)

【甲】邓弼,字伯翊,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