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VIP

江岸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岸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江岸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编辑人:丁济亮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惆傥(tàng)人迹罕至呵斥功德无量(liàng)

B、栖息(qī)相得益彰梦寐浑浑噩噩(è)

C、黄晕(yūn)消声匿迹酷爱瞠目结舌(chēng)

D、枯涸(hé)溃散崩离潇洒跌宕起伏(dà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春天像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3)教师里自然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A、停在健康腾起B、伏在健壮腾起

C、停在健壮响起D、伏在健康响起

3.下面各组短语中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人手蛇身蝴蝶飞捉迷藏十分精彩

B、语文课本很精彩香饽饽静静的笑

C、伸展运动爱你们高而瘦跳跃旋转

D、又酸又甜写文章春意闹野花遍地

4.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同“智”,智慧

B、马无故亡而人胡亡:逃跑

C、穷幕而无所归宿者穷:穷尽

8.下列同学的阅读行为不属于有效比较阅读的是

A、为了比较老实形象的异同,小王同学将苏舒扬的《我的老师》和巍巍的《我的老师》进行比较阅读。

B、为了深入了解徐志摩的内心世界,小张同学将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和《再别康桥》进行比较阅读。

C、为了了解鲁迅的童年趣事,小周同学将鲁迅的《风筝》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比较阅读。

D、为了明确韩寒的《三重门》是否他人代笔,小方同学将韩寒出版的《三重门》和其刚刚红布的手稿进行了比较阅读。

三、(6分,每小题3分)

齐人有冯谖

齐人有冯谖①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②孟尝君③,愿寄食④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⑤。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⑥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⑦门下之客。”居有顷⑧,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⑨。”于是乘其车,揭⑩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eq\o\ac(○,11)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注释]①冯谖(xuān),战国齐人,战略家。②属:转告。③孟尝君:战国战国四公子之一。④寄食:寄居在别人家里靠别人生活。⑤草具:粗劣的饭菜。⑥铗:剑。⑦比:按照。⑧有顷:不久。⑨车客:享受坐车待遇的门客。⑩揭:举。eq\o\ac(○,11)客:把…当客人。

9.下列语句中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例句:左右皆笑之B、我欲之楚

C、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D、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冯谖穷得难以养活自己,托人想投靠孟尝君。

B、孟尝君没有发现冯谖的特长,但还是接纳了他。

C、冯谖一见孟尝君就弹他的剑发牢骚,提出吃鱼和坐车的要求。

D、冯谖的要求都满足了以后就不会唱牢骚歌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8分,每空2分)

(1)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3)《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4)《清平乐村居》

文档评论(0)

187****2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