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为什么企业需要降低汽车产品碳足迹?
2.汽车产品碳足迹应该降低到什么程度?
现
状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钢铁、铝、化肥、水泥、电力、氢
《欧洲电池与废电池法》:电池碳足迹、循环材料、尽职调查等要求
《关键原材料法》:提交环境足迹声明
供应链尽职调查:提交供应链尽职调查报告
企业可持续性报告指令:报告ESG信息
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明确提出对运输包装及其附件等的可回收利用目标以及塑料包装中含有的pcr塑料目标
CO2排放标准修订草案:①2035年100%减排;②启动汽车碳足迹标准制定工作,并鼓励企业自愿申报碳足迹数据
EUETSII:2027年起,将建筑和道路交通用燃料产生的碳排放纳入碳交易市场
可再生能源指令:可再生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为29%
欧盟ELV指令:对整车回收率提出要求
《欧洲电池与废电池法》:电池回收率、电池材料回收率要求
未来趋势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产品范围扩大至下游产品,并纳入间接碳排放
《欧洲电池与废电池法》:以电池法为基础,逐步延伸到其他汽车零部件开展碳足迹管理
欧盟ELV指令:增加具体车用材料循环利用目标
EUETSII:碳排放配额逐年减少;碳价逐年提高
欧盟ELV指令:增加具体材料的强制性回收目标
要求企业提交汽车碳足迹信息报告
原材料获取阶段
生产阶段使用阶段
全球对于气候变化的共识加速全球各国“碳”政策工具的落地,产品作为全球流通的碳载体,必然会成为政策管理对象
答1:“碳”正在成为新的国际语言
回收阶段
减碳不是马上“碳中和”,产品碳足迹就像比身高,你比周围的人(范围)高就是高,就是特定范围的比较
答2:产品碳足迹是特定范围的比较
01中欧汽车产品碳足迹差距分析
02中国汽车产业链深度脱碳路径
I中国电力能源结构与欧盟地区相比带来的碳排放劣势,直接导致“中国产品碳足迹更高”几乎成为所谓“普遍共识”
中国电力结构变化欧盟电力结构变化
u核电光伏发电u生物质发电水电u风电n核电n煤电油电
欧盟产品碳足迹
202220252030203520402045205020552060
火电水电风电
1.1中国产品碳足迹劣势心理的发生根源
20452050
生物质发电地热能
中国产品碳足迹
2040
光伏发电
2035
气电
2022
2025
2030
中国平均电力碳排放因子虽高于欧盟平均碳排放因子,但中国西南电网因子优于大部分欧盟国家,并优于欧盟平均电网因子
2020年中欧电力碳排放因子(kgCO2e/kWh)
中国平均欧盟平均
华北电网爱沙尼亚波兰东北电网塞浦路斯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华中电网希腊捷克保加利亚南方电网马耳他荷兰德国西南电网比利时西班牙立陶宛瑞典
注:目前电力在产品生产能源消耗中占比较高,一般情况下,电力碳排放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产品碳排放趋势
1.1中国产品碳足迹劣势心理的发生根源
7
以欧盟为例,欧盟汽车产品不一定比我国的低碳。第一,欧盟车企出于成本因素,采购的车用材料不一定来自欧盟本土;第二,采用低碳生产工艺生产的材料不能与车用材料划等号;第三,欧盟部分地区能源结构不如我国清洁
1.2电力能源结构是否决定我国汽车产品碳足迹全球竞争力
我国汽车产品碳足迹
欧盟汽车产品碳足迹
衡量汽车产品碳足迹,需明确所用材料来源是哪。例如,欧盟汽车用钢较为依赖进口,亚非国家成为欧洲汽车工业的重要钢铁原材料供应国,其中大部分国家吨钢碳排放高于中国。中国汽车用钢则基本由国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