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docVIP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1.(5分)“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特展”在故宫午门展厅展出。学校为此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并完成了研学记录,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气势恢宏的中国山水诗

??山川景物,美不胜收,往往能触动诗人的心扉。在古代诗坛,山水诗的创作有一个发展过程。汉代以前,很少有诗人以山川风物为创作题材,汉末时期写山水诗的诗人仍是凤毛麟角,【】横槊赋诗,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千古名句,这类好诗在当时不胜枚举。直到魏晋时期山水诗才成为诗坛的一股潮流,但是以山川景物为题旨的诗歌仍未臻成熟。直到唐代,山水诗在诗坛上才大放异彩,并迅速达到了卓越之境。“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环绕着对泰山的“望”,使读者体悟到它恢宏的气势,让人拍案叫绝;“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笔下的黄河盘空排奡,让人真切感受到黄河势不可挡的威力。诗人们所取得的成就和创作经验,在今天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

(1)结合文段内容,指出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

B.不胜枚举

C.拍案叫绝

D.势不可挡

2,对文中【】内作者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

B.曹操

C.白居易

D.陆游

3,小明不清楚资料中“盘空排奡”的含义,通过查阅字典,找到了“奡”的解释:①矫健有力;②突兀。请你帮他解释“盘空排奡”在文中的意思。

2.(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气韵生动的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是一个艺术宝库,异彩纷呈。中国绘画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绘画的艺术追求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指世界的运动刚强劲健,画家眼前都是生机,绘画就表现生机。其二,中国艺术家将“物我同一”的艺术体验融合在艺术作品中。“物我同一”①体现着中国人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②体现着中国人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其三,中国绘画精神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心画”,心灵表现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总之,中国画学突出一个“心”字,画境就是心境。画中的古木萧疏,原是心中的高逸耿戒;画中的气象氤氲,原是心中的灵韵磅礴。

(1)一位同学对加点字注音、画线字的书写和字义作出如下判断,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精髓”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髓”应读为“suǐ”。

B.“劲健”在这里指强健有力,“劲”应读为“jìn”。

C.“萧疏”在这里指古木稀疏凄凉,应写为“箫疏”。

D.“耿戒”在这里指画家孤傲,不同于流俗,应写为“耿介”。

在文中①②两处分别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①虽然

②但是

B.①如果

②就

C.①不仅

②而且

D.①既

②又

3.(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旷世奇绝的《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整幅图卷就像一首雄壮而舒缓的古典乐曲【甲】高耸的山峰和鲜亮的青绿色彩,是小提琴不断演奏出的主旋律,丰满厚实,高挂的瀑布和巉岩悬崖就像低音鼓敲击出的节奏,铿锵深沉;建筑、舟船和人物活动如同长笛吹响的快板,轻盈跳跃。画中的各组群山不是简单地循环往复而是有许多变化,如变换山体造型、增换瀑布和建筑群等,细节变化则更丰富,如同乐曲中的“变奏”【乙】不同的节奏与情绪,在不断地交织变化中融合,一起奏响了北宋宫廷文化的灿烂之声。

(1)展板上《千里江山图》的标题选用了以下字体,请你依据“书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2)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甲】冒号

【乙】句号

B.【甲】冒号

【乙】逗号

C.【乙】句号

【乙】逗号

D.【甲】句号

【乙】句号

(3)下面是四位同学参观《千里江山图》写下的感受,其中词语或修辞方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整幅画卷应有尽有,从山川河流到茅屋草舍,从亭台楼榭到桥梁舟车,画家的鬼斧神工让人心生敬意。

B.整幅《千里江山如图》美轮美奂,远看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近看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C.小明欣赏《千里江山图》后,感慨地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D.拔地而起的群山、飞流直下的瀑布、浩淼开阔的水波和静谧安适的村舍弹奏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4.(4分)默写。

(1)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2)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3)在《十五从军征》中,用白描的手法,从动态写出家园的荒芜与凄凉的句子是,。

5.(5分)古诗欣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