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古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VIP

专题11:古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

专题11: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1.(2022·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敷浅原①见桃花

宋?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诗中一、二句,诗人借助“白日西斜”和“广阔天涯”来表达离京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

B.《敷浅原见桃花》诗中三、四句,描写燕子衔得桃花,带到彩绘屋梁之侧,这让落花有了更美好的际遇。

C.两首诗的落花均独具内涵,《己亥杂诗》借其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敷浅原见桃花》则表现对美的追求。

D.《己亥杂诗》三、四句的语言自然而朴实;《敷浅原见桃花》则构思奇巧,自出心裁,诗笔明丽。

【答案】C

【解析】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作者以“落红”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本项“《己亥杂诗》借其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表述有误;故选C。

2.(2021·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杜甫的《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开篇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出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三、四句中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C.五、六句中“荡胸”和“决眦”将诗人目不转睛、极目远望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D.七、八句表现诗人的登临决心和豪迈气概,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体现。

【答案】C

【解析】C.有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意思是:望着那升腾的层层云气,心胸摇荡;睁大眼睛远望归鸟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决眦”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荡胸”指的是诗人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不是神态描写。故选C。

3.(2021·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词鉴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起句紧扣诗题,点明登临地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应天塔的高峻。

B.承句从传说入手,写“鸡鸣”就能“见日升”,直接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

C.转句使用典故来抒发情感,表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气。

D.合句以理入诗,意蕴丰富,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答案】B

【解析】“闻说鸡鸣见日升”的意思是: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这是间接地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不是“直接”。故选B。

(2021·陕西·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有同学将前四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

5.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答案】4.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5.①借“不闻”点出木兰替父丛军、奔赴战场的处境;②借“唤女声”点出木兰的女子身份。或:借木兰对父母的依恋、思念,点出她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和她的女子身份。

【解析】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理解。开始写木兰准备出征,“东市买骏马……”四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这里并不是一处买一样东西,而是到各处去购买马具,表现了木兰出征前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

5.此题考查的是对词句的赏析。“不闻爷娘唤女声”意思是“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浓浓暗夜,木兰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包围着木兰的只有溅溅的水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传达出木兰内心的孤寂与凄凉,突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她女子的身份。

【点睛】

译文: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

文档评论(0)

咸老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分享,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别人不再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