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速记清单】.docx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速记清单】.doc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速记清单】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速记清单】

PAGE

PAGE/NUMPAGESPAGE1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速记清单】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的中国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为明显,近代化开始起步.

1、政治方面

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方面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方面

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主张.

4、社会生活方面

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政治方面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经济方面

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方面

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4、中外联系方面

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注】:根据2023年最新教材编辑.新教材修改部分用”鲜绿”颜色底标出.比如:

新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三子目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2022年版:……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023年版:……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后来,清政府与俄国交涉,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课标要求

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了解林则徐、魏源等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课标

解读

1、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了解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认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清政府战败的必然性,理解鸦片战争的性质.

2、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历程,认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不平等性质,理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从”家国情怀”角度体会中华民族面临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

3、归纳”开眼看世界”的表现,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反思,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不平等性质、中国社

会性质的变化.

2、难点:鸦片战争的性质.

本课立意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中国历史从古代社会进入近代社会,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主干内容

本课设置三个子目: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这三个子目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第一个子目揭示了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益激烈,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英国掌握着世界资本主义的霸权,鸦片战争由英国发动是必然的.由于清政府对世界形势变化浑然不觉,封建皇帝面对英国的侵略手足无措,清政府被英国打败也是必然的.第二个子目叙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第三个子目叙述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反思--”开眼看世界”.三个子目逻辑联系紧密,以唯物史观透视当时的世界形势,说明中国落后挨打的必然性.

必备概念

工业革命;两次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考点定位

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重点速记

1、一种觉醒:鸦片战争后,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两次战争: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三大条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dfgjf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rotel平台绘图员持证人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1月30日上传了Protel平台绘图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