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学习目标熟悉医院感染的分类及形成;了解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一)医院感染的概念是指病人、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者。感染的地点——医院;从疾病潜伏期判断感染的发生时间和地点;感染的人群——病人、探视者、医院职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为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属于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为入院至发病时间超过该感染平均潜伏期者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3)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或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所激活的潜伏期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结核杆菌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于患者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染。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是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感染链: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感染(一)感染源即感染的来源,医院内感染主要包括以下感染源:(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2)患者自身(3)医务人员(4)医院环境(5)其它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分为直接传播与间接传播。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直接接触: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感染。不通过环境病人间交往而获得,如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发生医院感染案例

护士为患者进行晨间护理,医生给患者查体、换药后,从他们双手采样的结果显示带菌率为100%。在病房工作,进行不同操作,手上的细菌数平均可达107CFU/手。一般性的护理工作,如为患者数脉,协助患者换体位,为患者铺床等,手上污染的细菌数为103~105CFU/手;换药后手污染的菌量可达109CFU/手。调查发现医院工作人员手上污染菌中白色葡萄球菌占60.48%,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78%,甲型链球菌占9.58%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发生医院感染案例2009年3月18日、19日,北京市儿童医院陆续接收了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转来的6名重症患儿。由于患儿病情危重,截至3月22日14时,5名患儿已经死亡,另外1名病情稳定。6名患儿均在蓟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室暖箱内治疗。???据专家组调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该院新生儿吸氧所用的湿化瓶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该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发生医院感染案例1998年4月~5月份,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的手术后伤口感染事件。从4月22日发现首例术后伤口感染病例开始,至8月20日止,共发现感染病人166例,其中妇产科138例,外科(包括儿科)28例。感染者分别在术后3天~58天内出现手术切口红肿、硬结、流脓等症状,伤口长时间不愈合。院方未及时向市卫生局报告感染病例,直至一个月后的5月27日才停止手术。后经权威部门检测,于6月9日判定感染病源是罕见的龟分支杆菌,同时发现该院错误配制消毒剂,将1%的消毒原液稀释了整整20倍,令用于浸泡手术器械的消毒液失去灭菌作用,从而造成大规模同源感染。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如肺结核、水症等(1)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在空气中短距离(l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2)飞沫核传播(3)菌尘传播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3.生物媒介传播4.共同媒介传播(1)饮水、食物传播(2)注射、输血传播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发生医院感染案例被告某医院在原告贾某住院期间为其输血。被告使用的血液中携带艾滋病病毒,致使原告贾某感染艾滋病。原告在出院后、发现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前,与其妻子修某(本案第二原告)同居,致使修某也感染艾滋病病毒。于是,贾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