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分析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
不规范的情况普遍存在。
一、积累与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把字写在田字格里,要求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4分)
此题学生得分率中等,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拼音知识掌握不牢。
拼错音或写错字造成失分,建议科任教师每年考试的时候都要对此项专题
做一个专门的训练。
2、比一比,再组词。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掌握程度和组词能力。得分录较高。
3、选词填空。
学生的分率较高。
4、把下面的古诗、名句、补充完整(任意选作4题)(4分)此题共有6
题,学生只要写对4题就可以得分,大部分同学都得满分,只有少部分同
学由于写错字被扣分。
5、按课文内容填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情况,学生熟悉课文的就能写的
较好,个别学生由于不熟悉课文而导致失分。由此可见:早读对于学生掌
握语文知识的帮助时非常大的。
6、按要求改写句子。
第3小题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这道题错的较多,主要原因是
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运用不够熟练,建议我们授课教师常给学生多做这方
面的练习。
7、阅读资料,并填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相关的信息,理解资料的大概内容,解答题目
要求的能力。学生得分率较高。
二、阅读理解。(40分)
此次阅读题分有两道题,一道出自课内精读课文,一道出自课外,从
题量上看,本次测试加重了对文本精读理解的考查力度。
从这两篇阅读题学生作答上分析,存在不少问题:学生没有养成良好
的阅阅读材料,走马观花,理解上严重脱离语言环境,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时随意性大。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
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
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
揣摩,体会,感悟。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建议每位
授课教师应该把阅读理解题做一个重点的教学关键多做一些强化训练。
三、作文题
你一定经历过不少事情,有愉快的,有不高兴的,有感到委屈的,
有。。。。。。请你选择一件你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3、数字
350字以上。
从学生的作文上看,雷同的习作明显减少,考生表现出有话可写,乐
于表达的好势头。学生习作大部分都能达到400字以上,而且部分同学能
扣题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习作,能进行有序描写;另外,教师平时教学能
结合课文的阅读进行小练笔、写日记等形式的习作训练,学生作文时轻车
熟路,有话好写,颇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表
现在:学生习作语言平淡无味,用词不准确仍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有
的虽然写满了答卷,但字和字构不成词,当然也成不了句子,有的学生整
篇习作都是“方言土语”,阅卷教师根本无法读通、读明白;还有的缺乏
生活常识,使语言表达出现笑话,有的同学瞎编乱写,更有甚者整篇文段
不会分段,不会放标点符号等等。希望我们的授课老师们多加强调这方面
的训练。读习惯,不能潜心阅读材料,走马观花,理解上严重脱离语言环
境,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时随意性大。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
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
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
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
注意的事项。建议每位授课教师应该把阅读理解题做一个重点的教学关键
多做一些强化训练。
三、对试卷的评价
本次考试命题注意体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力求多
层面、多角度检测当前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
性发展特点。以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据,侧重
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从“积累与运用”、“阅读题感悟”和“习
作”这三个板块进行考查。总体而言,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
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同时,
有个别题目的设计没有单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比较注重课
改评价理念的践行。
更多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分析
共3页:
下一页
一、总体情况分析
这次测验共85人参加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