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运行管理导则.pdf

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运行管理导则.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运行管理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运行管理的总体要求、场地启用和终止、设施配置、物资

储备、管理制度、工作评估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台风、暴雨、高潮、洪水引起的灾害影响期间,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的

启用、运行、管理。

本文件可作为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分级评价指导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1143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GB55036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DB31/T109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emergencyshelters(floodandtyphoonpreventⅠon)

为防御和减轻台风、暴雨、高潮和洪水引起的灾害,按照规划和相关标准新建、扩建、改建,可用

于居民应急避险、临时安置的安全场所。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学校、社区(党群、文化)服务中心、大

型商场(综合商业体)、公共文化场所(影剧院、文化宫)、会展中心(展览馆)、企业厂房、居村活

动室等。

3.2

避灾人员evacuatedvⅠctⅠms

受台风、暴雨、高潮、洪水等灾害事件影响,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的人员。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海塘

外作业和暂住人员,海塘及一线水闸外渔民,老旧房屋内的人员,建设工地内的相关人员,田间地头棚

舍简屋内人员,易受淹地下空间、低洼地区居住人员,其他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转移的人员等。

3.3

组织方departmentresponsIblefortransfertasks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人员转移任务的单位。

3.4

场所方emergencyshelterowner

1

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的产权或管理单位。

3.5

避难容量refugecapacⅠty

与各种设施的容量、数量、用地面积相匹配的可容纳的避灾人员(3.2)的数量。

[来源:GB51143-2015,2.0.17,有修改]

3.6

有效避难面积effectⅠverefugearea

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内用于避灾人员(3.2)住宿及其配套应急设施的面积。

3.7

人均有效避难面积personeffectⅠverefugearea

有效避难面积(3.6)与避难容量(3.5)之比。

4总体要求

4.1基本原则

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运行管理应遵循“精准化安置、封闭化管理、规范化保障”的基本原则。

4.2选址要求

4.2.1应充分考虑安全性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等条件。

4.2.2应充分考虑覆盖区域需转移安置的避灾人员数量、空间分布状况,合理布局。

4.2.3应避开地下空间、下立交、低洼路段、易积水部位、海塘堤防薄弱岸段等防汛高风险区域。

4.3建筑要求

4.3.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防火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规定。

4.3.2无障碍设计应符合GB50763的相关规定。

4.4分级要求

4.4.1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按照场所内的设施配置、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情况由高到低依次分

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4.4.2Ⅰ级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设施配置完备、物资储备齐全、管理制度完善,是应急避难场所

(防汛防台)的最高级别。

4.5规模要求

4.5.1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规模按照避难容量(3.5)分为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

4.5.2不同规模场所的避难容量(3.5)、有效避难面积(3.6)、人均有效避难面积(3.7)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应急避难场所(防汛防台)规模指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