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含答案).docxVIP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诵读

无衣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秦风·无衣》中,表现战士们修整铠甲和兵器,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两句是“,”。

(2)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和“”两句。

(3)《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

(4)《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则是行动的开始,“”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5)《秦风·无衣》中,展现着秦国军民互助的团结精神,其中描绘士兵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愤慨地磨刀擦枪,一起行动的句子是“,”。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③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当时杜甫正欲由阆州乘船沿嘉陵江南下。②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③请缨:将士请命杀敌。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衣》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用问答式的句法,重章叠唱,回环往复。

B.《岁暮》前四句陈时事,后四句抒怀抱,饱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对国家的热爱。

C.《岁暮》“烟尘”与后文的“鼓角”视听结合,突出了边地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D.《岁暮》诗人客居西蜀,渴望济世,不敢吝惜一己之性命,但报国无门,只得暂时保全自己。

3.《无衣》与《岁暮》两首诗中,先秦与唐朝将士对待战争的态度形成鲜明反差,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两种不同态度。

春江花月夜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2)《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宇宙和人生,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

(4)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落月西斜、海雾涌起,回家的道路无限遥远的句子是“,”。

(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暗用典故,向来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可见游子思妇相思别离之苦。

(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月入户中,牵扰思妇心神,“,”两句中,思妇的两个动作虽是徒劳却富有深情,生动地表现出其内心的惆怅和对离人的思念。

二、古代诗歌阅读

(一)课内阅读

2.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B.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创造出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世界。

C.“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写宇宙形成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月亮在什么时候把它的光辉倾洒在人间大地上。看似提问,实则是对自然造福人类的礼赞。

D.“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中的“待”“送”两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月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年年长明不衰;而人生、人的青春,却被月下滔滔流水“送”走了。

3.有人说《春江花月夜》抒发的是面对永恒的自然,慨叹人生苦短的悲观情绪,实则不然,请结合诗句阐述理由。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4~5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而不露痕迹。

B.“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写多情人恼恨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