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二版)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
3.13.2目录content课程目标的内涵理解学科核心素养3.3现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本章学习目标知道课程目标的内涵及功能;辨别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现行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比较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内涵3.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二版)
课程目标的内涵3.1课程目标的含义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指引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目标引领课程和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课程目标的内涵3.1课程目标的来源学生需要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参考因素。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考虑因素。学生的社会性需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来源。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社会需求是课程改革的推动力。社会需求也是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学科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要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提高课程目标的要求。
课程目标的内涵3.1课程目标的功能定向功能课程目标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课程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课程目标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课程目标还能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激励功能学生的内在需求是积极性的源泉适中的目标难度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评价功能课程与教学实施效果的测量和评价都是基于既定的课程目标进行的。课程目标设计得合理、客观,就成为进行科学的课程评估的基础。聚合功能课程目标的聚合功能使得人们能够自觉地围绕这一核心要素,优化教学系统的结构,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发挥最大的教学效能。课程目标在教学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程目标的内涵3.1课程目标的确立确定教育目的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确定具体的课程目标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3.2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二版)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3.2几个通用的核心素养框架OECD核心素养框架交互使用工具的能力交互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的能力交互使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交互使用技术的能力在异质群体中有效互动的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合作能力管理并化解冲突的能力自主行动能力适应宏大情境的行动能力形成并执行人生规划和个人项目的能力维护权利、兴趣、范围和需要的能力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3.2几个通用的核心素养框架欧盟核心素养框架母语交际外语交际数学素养和基础科技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首创精神和创业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3.2几个通用的核心素养框架美国21世纪学习框架核心学科与21世纪主题21世纪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创造性与创新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交往与协作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信息素养媒介素养信息通信技术素养生活与生涯技能灵活性与适应性首创精神与自我导向社会与跨文化技能生产性与责任制领导力与责任心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3.2几个通用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3.2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现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3.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二版)
现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3.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的总目标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发扬创新精神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现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3.3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通过提供技术多样、资源丰富的数字化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认识信息系统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理解信息社会特征,自觉遵循信息社会规范,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形成对人与世界的多元理解力,负责、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合格中国公民。
现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3.3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现行信息技术课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2版)课件 郑燕林 第1、2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国外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pptx
-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2版)课件 郑燕林 第5、6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业评价.pptx
-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2版)课件 郑燕林 第7、8章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的数字化教学工具.pptx
-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2版)课件全套 郑燕林 第1--8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数字化教学工具.pptx
- 培训班学员管理制度(4).docx
-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技术交底.docx
- 高压旋喷桩施工合同范文6篇.docx
- 满意度调查目的.docx
- 出租门面房屋合同7篇.docx
- 特殊事项一会计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