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其他交通安全设施
由于气动阻力系数较大且自主较小在强风下的安全性最低,要作为设直防风栅的设计车
型。表中给出安全风这是瞬间最大风边,其含义是在当瞬间风速达到表中的数佳时,乎
曲线上行驶的车辆将在离心力和风力共同作用下发生1~1]滑。
但是考虑到如果设直条件全部按瞬时风这控制则可设直防风栅路段过多,而且在常
年强风区,风i毒分布比较均匀,驾驶人会自行控制行车速度,因此按瞬时风这设置防风
栅经济效益比不高。为此,本细则中对于普通路段借鉴了风力概念。风力表现了平均风
i主的大小,用风力作为设置条件控制指标更加经济合理。但是在一些风这分布不均匀的
特殊路段,女口隧道口或者注口,驾驶人无法事先预知将面临强风,往往由弱风区突然进
入强风区,此时由于缺乏准备,车辆速度较快,比较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在这些
特殊路段,要求采用瞬时最大风这作为设置条件控制指标。气象观测中,瞬时风这一般
指3s平均风途。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以最大瞬时风速2年一边设计值确定高速列车
安全运行风险度或车这限值,铁路部门开展的研究认为,最大瞬时风这2年一边提供了
一个具有安全性,又有风险度等级的直观评判指标。据此,设计人员在i牟取瞬时风这
时,可采用路面以上Sm、2年一边3s平均风这为参考。
根据我国台湾和日本的研究,当风向夹角与公路轴线夹角小于30。时,防风栅的效
果就不再明显,因此只有当夹角大于30。时才可以考虑防风栅。
12.1.4防风栅透风率不宜高于30%。桥梁上可提高防风栅透风率,但是不宜高
于60%。
条文说明
防风栅的透风率与防风栅的效益相关。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的研究表明,防风栅
透风率在20%~30%之间时,投资效益比较高。我国开展的风洞试验证明,透风率是
决定防风栅效率的根本参数,小透风率(如10%~20%)防风栅的挡风效率高达75%~
佣%(l!p风这降低到无防风栅时的10%~25%),但如果桥梁上使用小i在风卒防风栅时,
会对整个桥梁结构体系带来非常大的气动阻力荷载,并且可能引起桥梁动力稳定性的下
降。风洞试验证明,透风率在40%~60%之间的防风栅既能够提供一定的挡风效率,
又限制了气动阻力的增幅和稳定性的下降。因此在非桥梁路段推荐将透风率控制在
30%以下,桥梁上为了降低桥梁的气动阻力可以适当降低透风率至60%,但是为了保
证桥梁的结构安全,桥梁上设直防风栅时需要进行桥梁整体气动阻力分析。
我国台湾的研究结采提出,在防风栅下部0.5倍高度范围内采用透风率30%,上
吾JI0.5倍高度范围内采用透风率为零的设计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在分析和验证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采用。
12.1.5防风栅宜设置在土路肩边缘处。防风栅顶部距离路面的高度在双车道公路不
宜小于3m,在四车道公路上不宜低于路基宽度的五分之一。防风栅设置位置距离路肩
有一定距离或公路车道数大于4时,应对防风栅高度进行专项分析。
一145一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081-2017)
条文说明
防风栅的透风率和高度是影响防风栅效果的关键指标。研究表明,在防风栅高度方
向上,在高于防风栅高度的区域防风效果下降明显。风洞试验表明,防风栅高度为3m
时,5m高处的风这较3m高处风速增加30%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
施条例》第54条规定“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
4m,载运集装箱的车辆不得超过4.2m;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直的行李箱
外,不得载货。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0.5m,从地面起高度不
得超过4m。”因此,在公路上通行的合法车辆高度一般不会高于4.2m,考虑到3m高
的防风栅在4.2m处也有比较明显的降低风i辜的效果,从经济性与安全性均衡的角度考
虑,建议防风栅高度不宜小于3m。
风洞试验表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