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十五卷· 顺天府 汇考八 城池 闗梁 封建.pdf

0015.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十五卷· 顺天府 汇考八 城池 闗梁 封建.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5

2/25

3/25

4/25

5/25

6/25

7/25

8/25

9/25

10/2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十五卷目录

顺天府部汇考八

顺天府城池考

顺天府关梁考

顺天府封建考

职方典第十五卷

顺天府部汇考八

顺天府城池考

《通志》《府州县志》合载

顺天府城即京城〈大兴、宛平二县,附郭。〉

外州县〈按:城池,国家守禦之大。今《通志》太略,而各州县志又失之太

繁。今以《通志》为主,而或有应详未详者,兼采府州县志补之〉

良乡县城池旧土城,明隆庆中甃以砖石,周围三里二百二十步,高三丈二

尺,广三丈。池深一丈五尺,阔二丈。按《府志》,通龙泉诸水绕城为壕。

崇祯二年,曾稍加修葺,今渐颓圮。按《良乡县志》,旧土城高二丈,周一

千三百丈。明隆庆中,奏给官币治甓易灰封筑高三丈二尺。崇祯庚午后,内

土城小修,增宽,民修西面卫,修东面池,引房山县磁家务漫水河,历上

冈、下冈村,又引西北十五里怪佗村龙泉水,经西北十里苑村,汇于西五里

马村,过西三里顾村,委折东行,流入池,向绕至城东南角,复西流经东南

六里鲁村,入桑乾河。今池内淤满不过东,遽尔南下似有可修以俟疏浚。

固安县城池明正德十四年创土基,周围五里二百六十九步,高二丈三尺,

广如之,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嘉靖二十九年,甃以甋瓴,四十四年重修。

按《府志》,崇祯三年,知县秦士奇请免养马夫浚深三尺馀,阔四丈馀,两

岸俱筑小堤,沿城筑拦马堤一道,至今瞩望屹然,有金汤之势。

永清县城池旧城三里,明正德五年知县郭名世拓之,周围五里七步,高二

丈五尺,广三丈,池深三丈,阔二丈。万历间杨梦熊重修。按《府志》,康

熙十五年,知县万一鼒葺筑坚固。

东安县城池明正德间知县周义创土城七里二百四十步,高二丈,广一丈五

尺,池深二丈,阔一丈二尺。隆庆间知县刘祐甃以砖,按《县志》,城东面

阔七百六十四步,垛口四百七十个,城南面阔七百一十八步,垛口五百一十

11/25

三个,城西面阔五百六十步,垛口三百九十三个,城北面阔八百步,垛口五

百五十六个。共四面,阔二千八百二十四步,垛口一千九百六十二个。按洪

武三年,移治于此,公廨民居尚俱草创,城池并未修砌。天顺间知县于璧,

成化初主簿何瑛节创壕堑。弘治十一年,知县蒋升重修基址,砖券、城东门

一座,号镇东门。正德六年,流贼猖獗,知县周义急筑垣浚壕,建三城门,

曰安西,曰平南,曰拱北。正德十二年,知县武魁垣内帮土筑厚坏,垒女墙

外,浚池堑,始似城池,以后官节为修补而举废靡常。嘉靖十六年,知县刘

继先将门额改,北曰迎恩,东曰曙海,南曰通津,西曰宗山。嘉靖二十八

年,知县成印增修城基,广一丈四尺,顶收一丈,高二丈,堞高五尺,浚池

深八尺,广一丈二尺,植柳排岸以横木贯顶。至二十九年春,仍砖包城四隅

各四十丈,上建角楼四座,北门券上建楼一座,外用砖包瓮城一圈,券重门

上建二檐重楼一座。八月贼患紧急,池外添掘围城壕堑一周,深广加倍。城

中添中心台六座以便上下防守。又城外创置窑厂数处烧砖,先将城西面包

修,又修城南门砖,券重楼。隆庆二年,知县刘祐承上司明文,令修砖城,

审派阖县富民砖七百馀万灰,四千万斤,遂修成坚固之城,堪资守禦。至天

启五年,知县郑之城又复重修,凡欹裂处皆撤故易新,而内垣之卑薄者,帮

筑坚厚,可垂永远。崇祯元年,知县欧阳保重修城楼改门额曰:东升、西

爽、南明、北拱云。至皇清则自顺治五六年间,浑河水患,四围冲没,城楼

垛口尽行坍圮。康熙十一年间,业经差员查勘估计,详咨工部未蒙发帑修

筑,于康熙十五年九月内,知县李大章捐俸督工修葺四面完固,迄今士民安

枕,仓库无虞。

香河县城池旧土城明正德二年甃砖石,周围七里二百步,高二丈三尺,广

三丈,池深一丈五尺,阔二丈五尺。嘉靖四十二年知县范经,隆庆二年知县

万通,万历二十年知县陈增美,各

增修。三十二年,河涨堤决,城垣半颓,知县李垂术修。按县志,今城垣四

面倾圮,止存什一,公请申详候题重修。

通州城池旧城明洪武元年创建,砖甃其外,设通州卫守之。周围九里十三

步,高三丈五尺,广四丈,池深二丈,阔八丈。门四,东曰通运,南曰迎

薰,西曰朝天,北曰凝翠。万历八年十九年,俱重修。三十七年,知州梅守

极、陈随又重修。至皇清康熙九年,知州宁完福复加修葺。新城系明正统年

间创筑,因置大运西南二仓,故建新城以卫之。甃以砖石,周围七里有奇,

高三丈五尺,广二丈有奇,池深二丈,阔八丈。门二,南曰望帆云表,西曰

尺五瞻天。万历三十五年、三十七年,崇祯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