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试卷(二)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期末模拟试卷(二)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Arabic1/NUMPAGES\*Arabic1

深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

一、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笔墨语文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丰富。遨游在语文的海洋中,我们与历史的杰出人物对话,感受邓稼先的鞠躬尽萃,感受闻一多的英勇无畏,感受鲁迅的平易近人,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了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我们阅读“小人物”的故事,感受长妈妈絮说中蕴含的关爱,感受老王zhì笨中展露的善良,感受父亲倔强中深藏的朴实,他们的向善求美,让我们明白了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很精彩;我们走进探险与科幻的世界,感受凛冽寒风中最伟大的坚持,感受辽阔苍穹中最勇敢的探索,感受未知领域中最奇妙的想象。他们的一往无前,极大地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眼界……啊,我们的语文世界,真是妙不可言!

1.请把如图这幅书法作品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zhì笨

②凛冽

3.文段中加点词语“鞠躬尽萃”中有错别字,请改正过来,然后解释词语。

改为,解释词语:

4.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修改后的句子:

5.概括下面语段内容。(不超过15个字)

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18岁的诺贝尔参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泰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界先驱;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灵感。

6.根据下表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的诗句。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名句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通过对比,表明时间流逝和诗人的怀才不遇。

杜甫

《望岳》

表现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王安石

《登飞来峰》

表现诗人变法的政治理想和大无畏的精神。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表现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不忘报国之志。

杜牧

《泊秦淮》

借女人和典故表现诗人对国运的关切之情。

,()

7.阅读下面古诗

[甲]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当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①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②,岂在多杀伤?

[乙]①列国:各国。②侵陵:侵略。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乙诗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明作战取胜的关键。并用比喻说明凡事其中要害就容易成功的道理。

C.甲诗尾联两句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悲天悯人的情怀。

D.两首诗都表现诗人的情怀,甲诗融情于景,乙诗在议论中抒情,强调了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给①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踊②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乃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