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技术.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28页

目录

TOC\o1-2\h\u14075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技术 3

12517第一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核心指导原则——标准预防 3

32538一、概念: 3

31181二、基本特点: 3

20013三、标准预防措施: 4

26195(一)接触隔离 4

30209(二)空气隔离 4

14022(三)飞沫隔离 4

31866第二节隔离及隔离技术 5

19718一.隔离的依据与要点 5

2394二.隔离的种类和措施 5

20903(一)严格隔离 5

11096(二)接触隔离 6

18219(三)呼吸道隔离 6

30445(四)结核菌隔离 7

9251(五)肠道隔离 7

21629(六)引流/分泌物隔离 8

4913(七)血液/体液隔离 8

16575三.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8

12354(一)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8

6561(二)产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9

5245第三节无菌技术 12

8943一.无菌技术概念 12

20149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2

2437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13

5216第四节职业防护 14

8414一.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14

5991二.职业防护的分类 14

13876三.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 15

3910(一)职业暴露概念 15

28050(二)职业风险 15

14420(三)医务人员常见医院感染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15

136(四)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基本措施 16

25136四.医务人员常见医院感染的职业防护 17

13149(一)手锐器伤紧急处理 17

11934(二)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 18

15601五.职业防护管理体系 20

27748(一)医务人员的健康 20

32441第五节手卫生 21

5597一.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 21

5490(一)手部皮肤的清洁消毒水平 21

31074(二)手卫生和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24

20599(三)手部卫生学标准 25

439(四)手卫生相关因素 25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技术

第一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核心指导原则——标准预防

一、概念: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

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

二、基本特点:

(一)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二)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三)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三、标准预防措施:

包括洗手、手套、面罩、护目镜和口罩、隔离衣及隔离措施、免疫接种、锐器刺伤的补救措施等,同时在标准预防的基础措施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而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一)接触隔离

减少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如感染病人直接将病

原体传给易感宿主或经医护人员的手、未及时更换的手套、污染的医院环境、医疗用品和设备等传给病人。常见的感染性腹泻、白喉、带状疱疹、疥疮等。

(二)空气隔离

针对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传播的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和滤过性微生物。感染源排出的带菌飞沫水分蒸发,形成脱水蛋白质外壳,内含病原体,称为飞沫核或菌尘,粒径多数5μm。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远处,需要依靠单人房间、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等环境屏蔽措施来防止空气传播。

(三)飞沫隔离

人在咳嗽、打喷嚏或谈笑时,会从口腔、鼻孔喷出许多微小液滴,称为飞沫,医护人员在进行近距离支气管镜或吸痰操作时也可以产生许多含微生物的飞沫,其中较大的飞沫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距离不过1m左右。易感者近距离接触到含致病菌的飞沫即可引起感染,因此,飞沫隔离用于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流感、猩红热等。

第二节隔离及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依据与要点

(一)隔离概念:是采用保护性

文档评论(0)

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写,电力石化土建安装、电气机电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