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18张PPT 内嵌视频).pptx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18张PPT 内嵌视频).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入新课汉高祖刘邦˙《咏叹高祖》——唐·王珪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朗诵诗歌,回答问题:诗中的“汉祖”指的是谁?这首诗描述了什么历史事件?汉高祖刘邦

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第11课和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一、接秦之弊·百废待兴请阅读课本54页第一段,梳理西汉的基本信息(王朝建立三要素)西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长安(今陕西西安)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汉并天下”瓦当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一石米价值五千钱),人相食,死者过半。——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根据材料,西汉初期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答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大片的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物资匮乏材料二:(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平民,老百姓)无所盖藏(没有积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一、接秦之弊·百废待兴人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人口锐减物资匮乏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BC202年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休养生息的含义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已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的政策。建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暴政速亡教训。一、接秦之弊·百废待兴“休养生息”乃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

翻卡片选角色说措施二、鉴秦之亡·休养生息“兵罢皆还家”,士兵还乡务农释奴为民轻徭薄赋,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增加农业劳动力减轻人民负担,提高积极性,稳定民心增加农业劳动力

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二、鉴秦之亡·休养生息BC202年BC194年BC179年BC157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三、轶秦之策·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一死,大臣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汉书·文帝纪第四》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汉书·景帝纪第五》三、轶秦之策·文景之治

材料三:秦始皇征收2/3(泰半之赋)汉高祖征收1/15(十五税一)汉景帝征收1/30(三十税一)三、轶秦之策·文景之治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缇萦救父3、“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三、轶秦之策·文景之治材料四:文帝曾经想建一露台,召工匠计之,需百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说:“百金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白寿彝:《中国通史》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修浮华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56页相关史事,说说其体现了文帝的什么治国思想?

三、轶秦之策·文景之治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京师之钱累百巨万(数目巨大),贯朽(穿钱的绳索腐烂)而不可校(校对)。太仓(京师的粮仓)之粟陈陈相因(陈粮压着陈粮),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东方“蒙娜丽莎”很幸福20世纪90年代中国发掘的汉景帝阳陵出土的大量微笑陶俑,堪称东方“蒙娜丽莎”。也许正是“文景之治”时期太平盛世的“幸福”,都被深深刻画到

文档评论(0)

云淡风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