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下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VIP

山东省部分地区下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江南阎里间,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途说,强事饰辞:上荆州必称陕西,下扬都言去海郡,言食则糊口,道钱则孔方,问移则楚丘,论婚则宴尔,及王则无不仲宣,语刘则无不公斡。凡有一二百件,传相祖述,寻问莫知原由,施安①时复失所。

尝游赵州,见柏人城北有一小水,土人亦不知名。后读城西门徐整碑云:“酒流东指。”众皆不识。吾案《说文》,“酒”,古“魄”字也,浅水貌。此水汉来本无名矣,直以浅貌目之,或当即以酒为名乎?

世中书翰,多称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或有妄言此忽忽之残缺耳。案《说文》:“勿者,州里所建之旗也,象其柄及三游②之形,所以趣民事。故惠遽者称为勿勿。”

愍楚友婿窦如同从河州来得一青鸟驯养爱玩举俗呼之鹖。吾曰:“鹞出上党,数曾见之,色并黄黑,无驳杂也。故陈思王《鸦赋》云:‘扬玄黄之劲羽。’”试检《说文》:“漓雀似鹗而青,出羌中。”《韵集》音“介”,此疑领释。

梁世有蔡朗者讳纯,既不涉学,遂呼莼为露葵。面墙之徒,递相仿效。承圣中,遣一士大夫聘齐,齐主客郎李恕问梁使曰:“江南有露葵否?”答曰:“露葵是莼,水乡所出。卿今食者绿葵菜耳。”李亦学问,但不测彼之深浅,乍闻无以核究。

思鲁等姨夫彭城刘灵,尝与吾坐,诸子侍焉。吾问儒行、敏行曰:“凡字与谘议⑧名同音者,其数多少,能尽识乎?”答曰:“未之完也,请导示之。”吾曰:“凡如此例,不预研检,忽见不识,误以问人,反为无赖所欺,不容易也。”因为说之,得五十许字。诸刘叹曰:“不意乃尔!”若遂不知,亦为异事。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①施安:施行,使用。②游:同“旒”,古代旗子上的飘带。③谘议:即谘议参军,文中指刘灵。儒行、敏行均为刘灵之子。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3分)???

憨楚友婿A窦如同B从河州来C得回一青鸟因驯养团爱玩G举俗回呼之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宴,指快乐,与《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宴”词义相同。

B.祖,指以??为祖,与《屈原列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中的“祖”用法相同。

C.所以,表原因,与《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中的“所以”用法相同。

D.面墙,指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与成语“面墙而立”中的“面墙”词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之推认为,江南的一些士大夫不肯努力学习,经常把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拿来装饰门面。

B.颜之推游历赵州时,见到柏人城北无名小河,在读到城西徐整碑文后,通过查阅《说文》来推测河名。

C.书信中多有“勿勿”这个词语,有人说这是“忽忽”的残缺,颜之推查阅《说文》,发现“勿勿”跟民事有关。

D.梁使把莼当作露葵、彭城刘灵诸子不识同音字,都说明了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停留在浅层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水汉来本无名矣,直以浅貌目之,或当即以酒为名乎?

??????

(2)因为说之,得五十许字。诸刘叹曰:“不意乃尔!”

??????

14.作者认为做学问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EG?

11.C?

12.D

13.(1)这条河自汉代以来原本就没有名字,(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条浅河的样子看待,或许当时就是用这个“酒”字给它命名吧?

(2)于是就给他们解说这个问题,共说出了五十多个字。刘灵的几个儿子感叹道:“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

14.①认真严谨,一丝不苟;②眼见为实,亲自求证。

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问者曰:“申不害、商鞅,此二家之言载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

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商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干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问者曰:“,___,__________?”

对曰“申不害,韩略侯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在故法前令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