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7篇)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篇一
战争与和平,这既是故事的主题,暗喻着人生的常态。纵然是拿破仑这样
伟大的皇帝,传递自由精神和“革命”的魅力的意大利人,即便他其实试图恢
复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似乎在这个主题之下,也可以被分解成无数个喧嚣的
会议、虚情假意的外交辞令和一场又一场令人疲乏的战争。——在纷乱中爆发
出一点高潮,随即又回复到更低、更虚无的现实中,这不但是指战争这一对
象,换言之,故事里的家庭生活、社交环境,也同样暗暗反映着如此自相矛盾
的逻辑。托尔斯泰是一个擅长记录生活,更具有不自觉遵循生活中某种“必
然”的逻辑的直觉。这种直觉使他在试图表达深刻主题之外,常常能催生出一
些令人猝不及防的生活喜剧。而他自己也深知:也许出于情感,他对宗教和土
地有不可理喻的爱意;但出于他的教育和理智——实际上常常因为不断反省而
转向虚无。有趣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总有些真理不可置疑、不须反
思——“信仰”就像大主教的遗体,一旦浮现出尸瘢,无法映证那个全能的
神,软弱的人就会堕入怀疑的危机中。也许在热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眼里,
托尔斯泰是个从内心深处真正软弱的人,他并不具备他所标榜的那样的信仰。
以此为准线,逆推向《白痴》和《群魔》,与托尔斯泰完全不同,陀思妥耶
夫斯基将“愚人”或曰“圣愚”刻画得浓墨重彩,并且赋予《卡拉马佐夫兄
弟》中的阿廖沙以信仰试炼。后者更坚信,信仰只有在愚人身上才能保存,也
许是因为愚人这个形象背后是更具有希腊原始癫狂精神的,离崇尚“科学”的
现代文明,更远一些。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向信仰深处挖掘,他不去探讨生活的意义,因为那与宗
教精神相比,显然是不值多费口舌的。托尔斯泰则孜孜于询问人生的意义,却
同时点出构成人生的全是片段——试图极力描摹的作者却无法从中提炼出意
义。他所描绘的虚无人生,是使深入探索那种宗教信仰——亦即有力托住虚无
之花的花萼。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癫痫症患者,一个体验过极端事件的人,
也是托尔斯泰的后辈,读后感。正是从这里找到撬动问题的铁锹,并且一气呵
成解答了前者。也许,从这种对信仰的肯定层面来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又否定
第1页共9页
了前者。有趣的是,纳博科夫在多年后旅居美国时,创作了一系列描摹黑色喜
剧以及精神病症状的作品,其中一度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真的描摹成一个精神分
裂症患者。也许是发现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极端偏执情结,纳博科夫将深刻和偏
执冷静地隔离开了:但他又留下了诗歌一样的语言和,某种不可言喻的阴郁情
绪。去其筋骨而欲保留神采,得来的结果却终究有些浅薄。
因之,托尔斯泰在贴地描写生活的同时,也达到了一种深刻。他真实地刻
画着生活,也提炼着生活,从而通过体验,以生活的流动状态而表现了他所看
见、并且隐约触摸到的深刻真相。他从深刻的主题出发,最终渴望朴实的道
理,这也合乎生活的逻辑——因为渴望某种抽象的概念而前往具体事例中探寻
真理,反而经过真诚的体悟而变得朴实。
《战争与和平》第三卷中,安德烈公爵在得知娜塔莎的私奔一事后,感到
生活虚无,没有意义。战场上的荣誉感转瞬即逝。托尔斯泰展现他的虚无情
绪:“他越关心眼前的问题,以往的事就离得越远。以前那个高悬在他头上的
无限高远的苍穹,忽然变成低压在他身上的拱顶,那里的一切都清清楚楚,但
毫无神秘之感。”
而托尔斯泰,还是不忘记展现他一流的刻薄手笔,童山老公爵家里,生活
一成不变:“玛丽雅公爵小姐依旧是个胆怯、丑陋的老姑娘,永远生活在恐惧
和苦恼中,毫无意义毫无欢乐地虚度着青春年华。布莉恩还是一个春风得意卖
弄风情的姑娘,快乐地享受着生命的每一瞬间,并且满怀最美好的希望。安德
烈公爵觉得,她只是变得更加自负。安德烈公爵从瑞士带来的家庭教师德萨
尔,身穿俄国式礼服,同仆人们说着生硬的俄语,但还是那样智力有限,教养
有素,品德高尚,思想迂腐。”(658)我可以想象,托尔斯泰在家中看着他可爱
的妻子儿女们,面对繁琐农务时,大约用的就是如此流露一丝讥讽意味的语
言。对他来说,过于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智力居然是种麻烦。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二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
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一样。
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4月20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地直机关、事业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大数据居间合同.docx
- FBA超重标签及要求:DE-heavy-weight-package-kg._V314575959_.pdf VIP
- 贵州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16).pdf
- 2024年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docx VIP
- 乳糖酶生产线设计.pdf VIP
- 桩基础设计开题报告.docx VIP
- 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docx
- 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3篇范文.docx VIP
- 2024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之完形填空15篇(含答案).pdf VIP
专注于中小学教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审批等。本人已有2年教写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基本的教案定制,修改,审批等能力。可承接教案,读后感,检讨书,工作计划书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