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广东惠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惠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B在D的单质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在F是单质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F单质用MnO2和AF来制备

B.B元素所形成的单质的晶体类型都是相同的

C.F所形成的氢化物的酸性强于BD2的水化物的酸性,说明F的非金属性强于B

D.由化学键角度推断,能形成BDF2这种化合物

2、将含1molKAl(SO4)2溶液逐滴加到含1molBa(OH)2溶液中,最终溶液中不存在

A.K+ B.Al3+ C.SO42- D.AlO2-

3、W、X、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Z是非金属元素,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向一定量的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中逐滴加人XZ3溶液,生成的沉淀X(OH)3的质量随XZ3溶液加人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CO32-、I-

B.c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Na+

C.b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42-、Cl-

D.a点对应的溶液中:Na+、K+、S042-、HCO3-

4、己知通常情况下溶液中不同离子的电导率不同。现将相同浓度(1.5mol·L-1)NH3·H2O和KOH溶液分别滴入21mL1.12mol·L-1A1C13溶液中,随溶液加入测得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常温时,若上述氨水pH=11,则Kb≈2×11-6mol·L-1

B.b、c两点对应溶液导电能力差异主要与离子电导率有关

C.cd段发生的反应是Al(OH)3+OH-=[Al(OH)4]-

D.e、f溶液中离子浓度:c(NH4+)c(K+)

5、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Na+、Cl-、CO32-、SO42-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所得到的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一定是K2CO3和NaCl B.该混合物可能是Na2CO3和KCl

C.该混合物可能是Na2SO4和Na2CO3 D.该混合物一定是Na2CO3和NaCl

6、2019年11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2O2=H++HO2-,Ka=2.4×10-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

B.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每生成1molH2O2电极上流过4mole-

D.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H2O+2e-=HO2-+OH-

7、X、Y、Z、W、M为原子序数依次増加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A、B为厨房中的食用碱,C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D都是只有两种元素组成。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部分反应物戒生成物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序,W>Y>Z>X

B.对应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M

C.上述变化过秳中,发生的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D.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离子健

8、在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3mol/L、0.15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2.56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5mol/LB.0.225mol/LC.0.30mol/LD.0.45mol/L

9、已知在100℃、1.01×105Pa下,1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H2O(g)分解为2molH与1molO时吸收930kJ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ΔH=-490kJ·mol-1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

文档评论(0)

mmc566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