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学评价.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

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

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

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

价的特征。

一、发展性

发展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

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

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

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

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

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

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

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所以在

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里,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

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

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

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

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发展状况。

二、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传统考试方法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

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

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把学生小组

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

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

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

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

步和不足。评价成了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

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

感、自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

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用

一句话说,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多样化

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即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

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

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另一种

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对应,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一种为“指标量化”模

式,另一种为“观察理解”模式。两种体系和模式各有其优势,也都存在着局限性。

从我国评价发展的历史看,最初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

细致分析;引入现评价方法后,以评价指标的方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对观察数据或

事实进行量化或“二次量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育

评价主要操作模式。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定量评价发展到不恰当的程度,或者机

械地运用于一切评价场合。甚至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上也机械地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

而事实上,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

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如“指

标+权重”方式),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课程

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则是需要汲取上述两种方法论体系的优点

文档评论(0)

176****7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