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节日.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维吾尔族:男子多穿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

称朵帕;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

2、壮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传统

习惯;节日:中元节、牛魂节、三月歌、吃立

3、土家族:崇拜土王,哭嫁

节日: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4、黎族:妇女耳环多且重,熟称儋耳,男子以红或黑布缠头,称吊

襜节日:三月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5、苗族:自由对歌,恋爱

节日:芦笙节、苗节、春节、四月八、吃新年、龙船节、清明节等

6、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以糌粑为主食,献哈达

节日: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萨葛达瓦节等

7、彝族: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天菩萨节日:火把

8、白族:信仰佛教,以白色为贵

节日: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鱼谭会等

9、纳西族:披羊披肩

节日:三朵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等

10、傣族:孔雀舞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11、撒拉族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12、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13、毛南族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

.v

14、佤族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15、畲族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16、保安族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17、羌族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

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

会等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

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

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2、白族:分布在云南、贵

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

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

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4、布朗族:

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

唱5、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

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

绣花、雕刻面具6、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人口192万余人,

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

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8、傣族:

.v

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

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

饭,泼水节9、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

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10、侗族:主

要分布在贵州、、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

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

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新疆等

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12、

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

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

毛皮服饰,篝

文档评论(0)

177****7360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夏三科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500MABW4P8P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