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pdf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用结构分析法来快速阅读文章

和梳理文章的主旨。

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引导学

生体会科学精神。

3.学习作者对科学深入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童年趣事背后所蕴含的科学观、学习观。

【教学难点】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

1.故事导入

又一次,爱因斯坦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取下来,就搬来了一架梯子,一

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正在

做什么,猛地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到地上之后他顾不上疼痛,马上想

到:人为什么会笔直的掉下来?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

动的。他想到这里,马上站立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子前,提笔把自

己的这个想法记了下来。

遇事爱思考探究,常常从小事中受到启发,这就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

家——爱因斯坦的探索品质。那他对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影响又是怎

样的呢?

2.了解作者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

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

位。他是《超越爱因斯但》(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和《超弦导

论》诸书的作者。在过去的10年里,他还是广播电台每周一次一小时

科学节目的主持人。

二、自读梳理

1.掌握字词:

刨根究底(páo)撒手人寰(huán)湮没(yán)惊诧(chà)

栅栏(zhà)畏葸不前(xǐ)五彩斑斓(lán)目眩(xuàn)

鄙视(bǐ)冷嘲热讽(fěng)杜撰(zhuàn)怪诞(dàn)

2.审读本文标题,你能否推断一下文章会写什么内容,会怎么写?你的

推断和作者的构思是否有出入?出入在哪儿?

――学生讨论回答:这里的教育不是受教育或者教育别人,而是自主

教育,自主发展。

3.速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感受结构内容。

作者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

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而“童年的两件趣事”

是什么?除了这两个趣事,作者还写了成长中的那个事例?

――学生回答:鲤鱼世界的幻想;爱因斯坦故事;建立实验室。

4.理清文章结构:

题记:正文前引用一句爱因斯坦的话作为题记,这是加来道雄的座右

铭,也是他走上科学道路的指路明灯,表明他的追求:像爱因斯坦一样,

“我想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是全文的纲,只有一句话,非常简洁,点明后面写

作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1段),童年时的第一件趣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

第三部分(第12-末尾),童年时的第二件趣事:对爱因斯坦未竞事业的

向往。

三、探究内容

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

来掩盖自己的无知。(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

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4)“鲤

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

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

处。(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

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2)“科学家发明像

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

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

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3.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是怎样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

的呢?

――学生回答: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使作者产生对“同一场”

理论的兴趣,好像侦探一样给予找到故事的线索和结局。

4.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

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

样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