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docxVIP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线索:

一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二是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标要求)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自然经济解体过程: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

(2)鸦片战争后洋纱的涌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______与_______分离,洋布的输入使中国农民的_________与_________分离。

标志: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4)战争以后,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3、自然经济解体原因:

(1)内部原因: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外部原因:入侵——最直接、主要原因

4、自然经济解体,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和市场;

②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例题:(1)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商人包世臣在他的《齐民四术》中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的三分之一。”联系当时的世界史知识,我们可以认识到当时洋布“大行”并且价廉的根本原因主要是

A.有西方列强军事侵略的武装保护,强行推销

B.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破产,无力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C.工业革命完成,生产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连成一体

(2)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1\*GB3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2\*GB3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3\*GB3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4\*GB3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1\*GB3①=2\*GB3②=3\*GB3③B.=1\*GB3①=2\*GB3②=4\*GB3④C.=1\*GB3①=3\*GB3③=4\*GB3④D.=2\*GB3②=3\*GB3③=4\*GB3④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图一: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图二: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材料二: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时间

出口棉花(万公担)

1871年——1873年

0.8486

1891年——1893年

29.0417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是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

材料四: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据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材料五: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中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三望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什么经济形式?图二所示现象的大量出现对图一反映的经济形式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19世纪70—90年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

(3)综合材料三、四、五,分析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课标要求)二、洋务运动(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内忧外患(剿发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