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4年4月22日

说明:

本试卷共九道大题33道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第Ⅰ卷为模块考查,第Ⅱ卷为素养考查。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全部答案对应题号作答在答题卡上。

制卷人:王彩云刘妙颖审卷人:王艳成绩:

第Ⅰ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能力(共18分)

1.下列各项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迂讷nà伺候cì惊谔瘦削不堪

B.迤逦yǐ半晌xiǎng寒喧碎琼乱玉

C.谛听dì离间jiàn贤惠湛湛青天

D.驯熟xùn祈祷qǐ唾弃沸返盈天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迂讷”的“讷”应读作nè;“惊谔”的“谔”应写作“愕”;

B.“半晌”“晌”应读作shǎng;“寒喧”的“喧”应写作“暄”;

D.“祈祷”的“祈”应读作qí;“沸返盈天”的“返”应写作“反”。

故选C。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每本元杂剧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每一折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由各人轮流演唱。

C.鲁迅小说代表作有《孔乙己》《祝福》等,《孔乙己》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

D.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每一折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由各人轮流演唱”错,应是元杂剧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元杂剧一剧四折由主角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

故选B。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一车一马称“一乘”,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大国。

B.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做“衅钟”。

C.“侍坐”,指学生或晚辈在尊长近旁陪坐。

D.“再拜”指连拜两次,是古代一种较重的礼节。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大国”错,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故选A。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因之以饥馑因:接续

B.若无罪而就死地就:走向

C.善刀而藏之善:保管

D.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B.句意: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

C.善:擦拭。句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D.句意:明天犒劳士兵。

故选C。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官知止而神欲行项王按剑而跽曰

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不然,籍何以至此

C.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句意: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

B.都是介词,因为。句意: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不这样的话,我为什么这样对你呢?

C.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句意: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啊。/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

D.动词,做;介词,被。句意:如今我老了,不能再做什么了。/你们都将要被他俘虏。

故选B。

6.下列各项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技盖至此乎 B.共其乏困

C.距关,毋内诸侯 D.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盖”通“盍”,怎么。句意:技艺怎么能到这个地步呢?

B.“共”通“供”,提供。句意:提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

C.“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句意:把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

D.无通假字。句意: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

故选D。

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瞋目视项王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句意:不推行恩德连妻子儿女也会保不住。

B.“婚姻”,古义:结成姻亲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