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登九龙山记
东方欲晓,晨雾蒙蒙,携一份愉快心情,带一份秋的怀念,揣一份对冬的向往,大家兴趣盎然踏上登鸡街九龙山之路。
入冬时节,车窗外飘忽而过的诺大鸡街坝子显得有些萧条,农作物早已装仓入库,路两边柿子树虽不多,但都缀满了金黄熟透的柿子,沉甸甸的拥抱丰收喜悦,收割过的土地上麦苗星星点点,稚嫩,柔弱得很是惹人怜爱。
车子一路飞驰,穿过几个叫不出名的村子,再爬上几段之字形的盘山小路,一座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山峰奔来眼前,这时的山路不再平坦,崎岖不平,灰尘飞扬。
为了节省爬山时间,同事将车子一直向上开,山路成了羊肠小道,直挺挺的向上,忽又是个急转弯,两边杂草丛生,狗头石遍布,车子稍有不慎,就有后退熄火起不了步的危险,还好同事是教练级别水平,好技术让车子卯足劲地向前,水平差的我们手心里都捏了把汗。
在一大块平坦的草坪上,大家下车,拾掇好东西,准备攀爬。抬头仰望,才觉得这九龙山可真高,看不到山顶,目之所及都是茂密的松树,灌木丛遮住视线,除了层层叠叠的树木,倒还真是云深不知处了。
龙,在古代就是一种图腾象征,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作雨和腾云驾雾,中国有“九龙号令天下,谁与争锋”之说,当
1/5
地人有“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住着九条箐,守护着鸡街芸芸众生”传说,而这里号称九龙山,大气的称谓振耳发聩,可见这座山是有多绵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虽然是初冬,但九龙山脚的植被似乎受到了龙的特殊庇佑,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天然氧吧,微风吹来的空气中弥漫湿润,馨香气息,这让久居城里,睁眼闭眼就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随时呼吸不畅,交通也肠梗阻的我们精神为之一振,恨不得一步就蹿到山顶,来个一览众山小的痛快。
沿着新修建的蜿蜒小路,大家拾级而上,一块块铺就的青砖上落了许多树叶,听同事说,为方便群众,也为推动鸡街富民强镇构想,当地政府正在着手把此地打造成旅游文化产业链,“欲登轿子,先拜九龙”,让九龙山与禄劝的轿子雪山遥相呼应,通过拨款,社会募捐,集资的方式,凑了70多万元,承包给鸡街当地的开发商修建,不久前才竣工,给前来参观攀爬的人民提供了许多便利。
坡不但陡,而且漫长,两边的树木簇拥着,植被丰富,可能高达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长满了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树木,纵使自己从小成长农村,也就知道松树,野香樟,麻栗树,菠萝栗,水冬瓜,马樱花等为数不多几种,其它还有太多叫不出名的树木,虬枝利刺,此消彼长,争枯斗荣。
一路前行,葱茏的树木渐渐显得有些枯黄,不过因为太密,树干都显得修长干净,或许树木也像人一样,必须有争先恐后,蓬勃向上
2/5
精神,否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最后落个弱肉强食,折戟沉沙吧。在山半中腰转角,一眼清泉静静流淌,清冽干净的山泉水铮亮铮
亮,俯身喝一口,凉爽沁人心脾,让人想起“农夫山泉,就是有点甜”这句广告语。
这时,幽静的山林中传来阵阵若有似无的梵音,几座有些破败凌乱的建筑在崇山峻岭中清晰可见,这就是当地有名的大佛寺,寺前雕塑了九条龙在一个池子里相互缠绕围坐,栩栩如生,寺里供奉着许多菩萨,姿态各异,庄严肃穆。虽然年久失修,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每年都有许多信男信女慕名而来烧香许愿,逢初一,十五,香火缭绕,暮鼓晨钟。尤其春节,祭拜的人络绎不绝,常常将本就狭窄的山路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都希望佛祖菩萨保佑平平安安,心想事成。当地有祭龙风俗,春节后的二月二,也就是俗称的龙抬头,附近吃斋念佛的信徒准备好供品到寺里祭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当地同事说,这里的菩萨灵得很,小时候来这里春游,少不更事的自己用弹弓打伤了池子里的一个癞蛤蟆,结果在下山的时候,本来大好的天气瞬间雷声大作,倾盆大雨躲得大家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全身上下湿透,连裤衩都不能幸免。当然这是同事一面之词,无从考证,不过大家屏息静气,不敢再嬉笑打闹,同事还坏坏的怂恿大家想许愿的都许许,默默祈祷,反正别人也不知道。
告别了菩萨,大家继续前行,可能是海拔太高原因,这片林子被
3/5
冬天熏陶,这时的树木愈发萧瑟了许多,山上真正的红衰绿减,满山是一片枯黄,但又零星点缀着一块一块的红。那红是不知名的花或叶,远远望去,像一小团一小团的火,很是耀眼,看后总会让人心动,仿佛能听到血在汩汩流动的声音。树很多,大多衰败,叶子没有落尽,即使是同一棵野香樟树,叶子的色调也是不同的,最下边微红,中间的是暗黄,最上边却还夹杂着一些绿,在萧索中显示着活力。
山路不再有石块铺建,不过大家都感叹鸡街老乡的朴实厚道,70多万的工程,走了那么久,要是能吧县城外面的青龙山也这样修条栈道,该多好。这时的路只能是沿着先人的脚步摸索,很陡,依山随势,蛇行蜿蜒,稍不注意,地上厚厚的积叶有滑倒可能,你要是往上看,只能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