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术肢管理规范》.docx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术肢管理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11.020

CCS

FORMTEXTGXAS

FORMTEXTC05

FORMTEXT团体标准

T/FORMTEXTGXAS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经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术肢管理规范

FORMTEXTSpecificationoflimbmanagementforpatientsundergoinginterventionaldiagnosisandtreatmentthroughradialarterypuncture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PAGE5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PAGE4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术肢管理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本要求、术肢管理要点、并发症处理、档案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经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术肢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基本要求

人员

医护人员应进行充分的培训和训练。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和操作方法。

设备

血管造影机、介入手术台、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超声机。

器械、耗材及药品

压力球、弹力绷带、纱布、导管鞘、肝素、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待、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硫酸镁补充术肢管理所使用到的器械、耗材及药品。

术肢管理要点

术前评估及准备

评估患者年龄、性别、身高、BMI、心理状况等,查看血脂指标、D-二聚体等相关检验结果。

评估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用药史、既往桡动脉穿刺史等。

使用超声评估桡动脉直径、解剖学变异和血流动力学,以选择合适的鞘与导管。

应用Allen试验及Barbeau试验仔细评估桡动脉的代偿能力。

术前应用CRUSADE评分表(见附录A)评估出血风险;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避免过度抗凝。

术前评估女性、低体质量、体表面积<1.6m2、手术时间、穿刺次数、年龄≥70岁、急诊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疾病和围术期应用GPⅡb/Ⅲa抑制剂等术后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

评估双侧桡动脉搏动情况,在动脉搏动明显处做标记,以判断术后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

术前不宜去除毛发,若毛发影响手术操作时,应剪短此部位毛发。

术前在预穿刺的对侧上肢建立静脉通路,选择20G或以上的双腔静脉留置针。

术前告知患者术中不应随意移动术肢。

穿刺管理

患者准备

穿刺右手时,手呈休息位,腕关节轻度屈曲10°~15°合并10°~30°尺偏;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呈半屈状态,从示指到小指,屈曲角度逐渐增大,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近节指间关节穿刺时,患者拇指握于掌心内或手握无菌纱布。

穿刺左手时,左手垫着垫子放于右侧腹股沟处,左肩下加1个枕头或靠垫,指导患者屈曲拇指,手腕向尺动脉处偏曲,使桡动脉更靠近鼻烟窝表面。

术者准备

穿刺点周围充分麻醉,应用扩血管药物,包括硝酸甘油及维拉帕米等。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及使用合适的器械:

动脉鞘管长、管径小、表面亲水;

导丝:超滑、头端塑形;

导管:满足治疗的情况下选择6F导管,减少导管交换。

动作应轻柔,确保导丝先行,透视下送鞘管;遇到阻力时,应立即停止前送,可行血管造影,确认在导丝血管内后扩皮,置入动脉鞘管缓慢旋转套管并向前推送;术后正确压迫止血,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绷带包扎。

压迫止血

选择以下压迫止血方法之一:

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在穿刺点上方覆盖纱布等,然后用弹性绷带环绕包扎,通过适当的压力来止血;

专用桡动脉压迫器止血:如桡动脉压迫止血器,通过调节压力装置(施压止血的压力范围宜在150mmHg~200mmHg),对穿刺点进行精准压迫。

术后管理

评估穿刺点周围皮肤张力、有无血肿和渗血、穿刺侧肢体有无肿胀、桡动脉搏动、感觉、肢体末端皮肤颜色和温度的变化;观察穿刺侧手指活动度,并准确记录穿刺部位的评估情况。

在第1h内,应至少每15min进行1次初始观察,然后每30min进行1次,直到解除压迫。

弹性/黏性绷带包扎止血2h~3h后检查压迫部位,如常规检查未见出血或血肿,可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