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基础2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docx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2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2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

省形:指汉字形声字的形符在形体结构上笔画有所省略。如乔字“从夭从高省”。省声:指汉字形声字的声符为某字的省略 如:炊,从火,吹省声。

异文: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著作之一。作者东汉许慎。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该书首创部首法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

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

金坛人

《说文解字注》

朱俊声

吴县人

《说文通训定声》

桂馥

曲埠人

《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

安丘人

《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由于许慎定义模糊,对专注的理解分歧很大。南唐徐锴、清代江声等人主以同部为转注,戴震、段玉裁等人主以互训为转注,朱俊声主以引申为转注。

四体二用: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能创造新字。转注和假借是对已有汉字的运用,是用字之法。

古今字:

一种纵向的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称为“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称为“今字”。

异体字:

指在任何情况下,只是字形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词义不发生歧义。

通假字:

就是古代文献中本有其字不用,而用与之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字代替其意义。

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现意,上下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初文:

文字学上往往把某字的最早期写法称为初文,以区别于该字的较为后起的不同写法。

《史记》三家注:

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以及守节的《史记正义》

集解:

1、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三国何晏《论语集解》2、汇合“经”与“传”,为之解释。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章句体:

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传注体:

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疏(正义):

本意“开通”。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体例。义疏,产生于晋南北朝时期,唐代由官方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方式唐人称为“正义”。如孔颖达《五经正义》。

《十三经注疏》:

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史典籍。目前流行的版本是清代阮元主持校勘的。主要包括《周易正义》、

《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周礼注疏》、《礼仪注疏》、《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经典释文》,这些典籍从汉代以及汉代以后一直到唐宋时期,所作的注解,再加上唐代陆德明为这些典籍所作的注音,统称为十三经注疏。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这是一本着重研究先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收虚词160条,按古汉语36字母排列。

《词诠》:

是近人树达所著,这本书收字500以上,所讲的容,既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也包括虚词的特殊用法。编排体例是按照当时通行的注音字母的次序。

声训(因声求义):

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以词的声音推求词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之所以然的训诂方法。如“房,旁也,室之两旁也”“门,闻也”。现在最早的声讯专著是东汉熙的《释名》。

互文:

又叫“互文见义”、“互见”。是将两个句子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组织在一起,语义上相互呼应、补充,从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衍文:

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字。

脱文:

简称“脱”,也叫“夺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字。

偏义复词:

由两个单音近义或反义语素所组成的复音词,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种复音词称为“偏义复词”,古人称“复词偏义”或“连类而及”。

本义:

词本来的意义,有文字材料所能证明的与字形相应的最早的意义。但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

引申义:

是与本意相对而言的,就是由本意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它与本意有着一定的联系。

同源词: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有联系,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如背和负。在汉语中,有双声的,如柔和弱(同义),明和灭(反义);有叠韵的,如刚和强(同义),寒和暖(反义)。就意义上看,有同义、反义或其他关联。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