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docxVIP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

3.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单选题

1.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该记者报道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有学者认为,尽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来遭到袁世凯的践踏,但它规定了中华民族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B.借鉴了西方主权在民的思想

C.冲击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D.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生态

3.中国同盟会以男女平权为政纲之一,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时,没有男女平等条文,妇女一度冲入南京临时参议院,打碎玻璃窗,掌击宋教仁。后来经孙中山调停,答应向参议院提议增修,风波才平息下来。这表明(???)

A.家庭革命初见成效 B.革命党人软弱妥协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妇女谋求自身解放

4.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的主要原因是

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B.因人而设法违背自然法原则

C.维护民主共和制度限制袁世凯权力 D.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和阻挠

5.下表是陕甘宁边区政府设置区乡级民族自治地方的统计表(部分)。这些尝试(???)

名称

成立时间

行政层级

行政范围

名称

五顷塬回族乡

1941年

乡级

关中新正县一区一乡(今甘肃正宁县境)

五顷塬回族乡

定边回族自治区

1942年4月

区级

定边县第四、五区和城关镇的两个自然村

定边回族自治区

回六庄回民自治乡

1942年4月

乡级

原属盐池县,后划归定边回民自治乡;1943年重新划归盐池县四区五乡

回六庄回民自治乡

三岔回民自治乡

1942年6月

乡级

陇东曲子县,辖三个行政村

三岔回民自治乡

A.成为管理民族地区的主要方式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C.保证了边区民主政治快速发展

D.提供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有效性思路

6.新中国法治建设新历程始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十一届第三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D.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7.抗战期间,中共在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和税制改革,其效果如下表所示。晋察冀等5大根据地阶级及其土地占比统计(%),由此可知,这些改革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阶级

战前

3.6

7.2

28.4

54

5

战后

2.4

6.7

38

47

2.5

土地

战前

5

21

5

19

0.8

战后

13.5

17.5

5

22.5

0.6

A.增强了中共在乡村的动员能力 B.消除了传统精英的经济优势

C.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D.构建了全新的乡村政权结构

8.下图大碗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碗青灰色釉,圆形,系灵寿县烧制,碗壁上有“民主团结”“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纪念,民国三十二年一月制”字样。此碗反映的历史事实体现了

A.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 D.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溯源历史,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协商的最早实践是

A.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重庆谈判

C.抗战时期的三三制原则 D.北伐战争

10.民主政治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的追求,制定与颁布宪法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是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质等同于西方议会制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十九条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此规定

A.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B.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C.维护了革命的果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