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509-2017 机械密封通用规范(高清版).docx

GB∕T 33509-2017 机械密封通用规范(高清版).doc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21.140

J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509—2017

机械密封通用规范

Generalspecificationformechanicalseals

2017-02-28发布

2017-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I

GB/T3350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山密友机械密封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四川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鲲、何承厚、吴兆山、陈志、李双喜、彭旭东、张有华、王黎明、王慧、李香、李继和。

1

GB/T33509—2017

机械密封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密封术语和定义、密封结构、设计要求、材料要求、性能要求、循环保护(支持)系统、试验方法和包装、标志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泵用、釜用及类似旋转轴用机械密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5894机械密封名词术语

GB/T14211机械密封试验方法

GB/T24319釜用高压机械密封技术条件

HG/T2098釜用机械密封型式、主要尺寸及标志

HG/T2099釜用机械密封试验规范

HG/T2122釜用机械密封辅助装置

HG/T2269釜用机械密封技术条件

HG/T21572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

3术语和定义

GB/T589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密封结构

4.1泵用机械密封

4.1.1概述

泵用机械密封可分成七种基本型式,三种布置方式(1、2和3)。布置方式2和3又可分为三种组合方式:面对背,背对背和面对面。

4.1.2密封基本型式及参数

泵用机械密封型式如下:

——I型密封为内装、弹簧、非平衡型,见图1。

——Ⅱ型密封为内装、弹簧、平衡型,见图2。

——Ⅲ型密封为内装、弹簧、旋转式、橡胶波纹管,见图3。

2

GB/T33509—2017

——IV型密封为内装、弹簧、静止式、聚四氟乙烯波纹管,见图4。

——V型密封为外装、弹簧、旋转式、聚四氟乙烯波纹管,见图5。

——VI型密封为内装、金属波纹管、集装式、辅助密封件为O形橡胶圈,见图6。——VⅡ型密封为内装、金属波纹管、集装式、辅助密封件为柔性石墨,见图7。

泵用机械密封参数见表1。

a)旋转式b)静止式

图1I型密封

a)旋转式b)静止式

图2Ⅱ型密封

图3Ⅲ型密封

GB/T33509—2017

图4N型密封

图5V型密封

a)旋转式b)静止式

图6Ⅱ型密封

4

GB/T33509—2017

a)静止式b)旋转式

图7VⅡ型密封

表1泵用机械密封基本参数

密封

型式

密封介质压力MPa

密封介质温度℃

线速度

m/s

轴径

mm

介质

I

0~0.8

-40~176

≤30

10~120

水、油、有机溶剂及其他一般腐蚀性介质

0~10.0

-40~176

≤30

10~120

0~0.8

-20~100

≤10

10~80

水、油类及其他弱腐蚀介质

IV

0~0.5

0~80

≤10

35~70

酸性介质(氢氟酸、发烟硝酸除外)

V

0~0.5

0~80

≤10

30~70

强酸、强碱等强腐蚀介质

VI

≤4.0

-40~176

≤50

20~120

水、油、溶剂类及其他一般腐蚀性介质

V

≤4.0

-40~400

≤50

20~120

4.1.3布置方式

本标准规定了三种密封布置方式:

——布置方式1:每套密封中有一对密封端面;

——布置方式2;每套密封中有两对密封

文档评论(0)

奋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