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三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pptx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课标要求:

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不同区域生态退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其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危害;

2、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了解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3、结合实例,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等保护措施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学习目标:

【材料】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的马永顺曾经是伐木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记录,相当于1个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马永顺算过一笔账——这么多年,他大约采伐了36000多棵树。马水顺下决心还上这笔“砍伐账”。至2000年去世前,他带领全家义务植树5万多株,成为植树模范。

【思考】

1、伐木英雄和植树模范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角色为什么会融合在马永顺身上?

2、我国发展战略转变对保障生态安全有什么意义?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

(1)产生原因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加强,其后果之一就是导致生态退化。

(2)表现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

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

森林破坏

土地荒漠化

物种灭绝

土壤侵蚀

自然原因:

位于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气温高,气候偏干旱。

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

(3)区域差异举例

自然原因:

①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这导致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和破坏。

②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强度大,这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喀斯特地貌广布,石灰岩成土过程慢。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滥垦乱伐、不合理的垦殖,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过度砍伐焚林开垦,雨林消失速度超过了更新的速度,导致雨林退化。

自然原因:位于美国西部,蒸发旺盛,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引水发展农业;湖泊周围的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导致湖底泥沙淤积。

(1)会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调节服务功能降低

供给服务功能降低

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

2、生态退化的危害

例:湿地破坏导致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下降

供给服务功能下降:水资源短缺、水生动植物资源减少

调节服务功能下降: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自净能力下降、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下降

支撑服务功能下降:破坏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1)会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调节服务功能降低

供给服务功能降低

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

(2)会动摇国家安全的的自然环境基础

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2、生态退化的危害

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500毫米。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遭受罕见大旱,并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致使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前后有20多万人因饥饿而死亡,千百万人流离失所。

1

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

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

(1)依据

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

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2)措施

2

3、生态退化治理措施

活动:分析我国的土壤侵蚀问题

土壤侵蚀是我国生态退化问题的突出表现。图3.18显示了我国土壤侵蚀的分布情况。

1、说出我国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范围。

水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丘陵区,黄土高原最为严重。

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区、准噶尔盆地中部等。

冻融侵蚀: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和东北高纬度地区。

2.你所在省区存在哪类土壤侵蚀问题?强度如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西南地区存在水力侵蚀问题;

重度、中度、轻度均有分布;

原因:

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集中,多暴雨,冲刷侵蚀

地势崎岖,水流速度快,冲刷作用强烈

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类型

分布

原因

措施

水力侵蚀

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第二级阶梯的山区,东部丘陵地区,东北的山前地带

①降水多且集中;

②地形起伏大;

③土质疏松;

④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

①修建梯田,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减轻水土流失;

②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

③采用生物覆盖、免耕或少耕等措施

风力侵蚀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内蒙古西部、准噶尔盆地中部等西北干旱地区

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

①减少对天然植被的破坏;

②因地制宜,植树种草,

文档评论(0)

地理知识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