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优质课公开课第8课 《兰亭集序》.ppt

高一语文优质课公开课第8课 《兰亭集序》.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译文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看做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一派胡言。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变迁情况不同,但感慨的原因,达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7、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千古同心,千古同慨,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又归结到《兰亭集》的撰集上,既点出了作序的缘起,又留下了无穷的回味。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的生命也终有尽期。作者在感时之余,转为伤逝。把庄子之言斥为“虚诞”和“妄作。”不能学太上之忘情,忘掉生和死的界限。课堂练习:1、下列句子中,有的写景,有的叙事,有的抒情,请分别指出。A、崇山峻岭,茂林修竹()B、引以为流山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E、临文嗟悼()2.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1)岁在癸(?)丑?(2)会稽(?)山(3)清流激湍(?)?(4)放浪形骸(?)(5)临文嗟(?)悼?(6)游目骋(?)怀(7)修禊(?)事也?(8)流觞(?)曲水(9)趣(?)舍万殊?(10)晤(?)言一室之内3.下列句子中与“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顶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C.我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借代D6.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面对着欢乐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为过去的事。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也是虚妄的。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译:夫人与人相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译:后人看待我们今天的人,也要根据我们今天的人看待前人的情况。5.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B.言必信,行必果C.文信美矣D.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C言语真实讲信用实在,的确相信B‖对偶修辞句型上的分类句中对:同一句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例如:清流激湍、游目骋怀。单句对:上下两句互相对偶。例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例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目标定位:1.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语、句式等知识。2.学习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了解散文记游说理的基本特征及记游、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3.理解作者关于生死的慨叹。‖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1、王羲之其人???????????????2、羲之其书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兰亭集序》(局部)王羲之《黄庭经》墨迹(唐临本)《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2、羲之其事(1)袒腹东床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

文档评论(0)

初中高中试题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试题资料大全,欢迎下载使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