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汇编5篇).docx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汇编5篇).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汇编5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熟读全诗。

体会诗歌中出色的描写方法,感受作者蕴含在其中的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目标

教学难点:目标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下(今陕西渭南县),曾官太子少傅。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卖炭翁》就是其中的一首。

2、背景资料: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体会本诗所描写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征,感受西湖的美。

(2)、学会寻找重点字词,分析重点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

(3)、能背诵全诗。

2、过程和方法:

(1)、用先独立思考,后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利用画画的方式使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诗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要求解决生字新词,划出疑难之处,同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它画出来。

教学方法:

1、情境法(直观画面)

2、诵读法(反复诵读)

3、讨论法(交流体验)

教学手段: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在小学里我们曾学过一首诗《草》,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知道作者是谁?谁来说说白居易?指名回答,然后教师补充。课件显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诗歌的成就很大,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歌《钱塘湖春行》。

二、回顾学法

赏析诗歌的方法

1、朗读诗歌

2、弄懂诗意

3、理解内容

4、品味语言

5、想像感悟

三、整体感知

1、读诗。

(1)听录音朗读

(2)教师范读并指导朗读

(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3)自由朗读

(4)指名读

(5)全班齐读

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解决预习时划出的疑难之处,后集体交流、明确。教师指导并强调重点字词。

解释诗中划线词的词义: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3)

一、导入??。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问:最后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用抒情方式)这两句颇有韵味,能品味出来吗?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在白沙堤的绿杨阴里按辔徐行,可是开头只指出方位,“湖东”,面积

文档评论(0)

一缕阳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