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浙江高考《论语》历年真题
一、201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韩非子:_______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答案:一、解题思路:23题以常识为基础便可答题,没有难度。24题重点落在评析二字,所谓评析就是要评价分析,实际答题中,应先分析观点,在做评价。既为分析,就需要涉及孔子观点是实质性内容,而不是停留在“政”“刑”“德”“礼”“务德”“务法”这些词本身,而要适当上升一个高度来理解。所谓分析就是要能对材料所表现的为政观进行逐点地、辩证地分析,比如一个人的观点包含AB两个方面,那么最好对AB两面从正反面都进行解说,而后在进行总结说明,这样的分析便能覆盖全面答案。
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
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二、20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
人乎?’‘不。’,问马。”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答案:二、解题思路:23题属于简要的内容概括,能看懂断句所代表的意思即可,没有难度。24题的难度在于首先要知道孔子的仁爱观,这点对于现在的考生来说略有难度,但是从常识积累的角度来说,考生应该能意识到孔子的仁爱有差别的概念。所以答题必须要先提到孔子的仁爱观是什么样的。24题还有一个难点在“看法”,所谓看法就是你怎么看待或评价某个对象,于是考生答题时就需要看出后人是如何评价孔子、为什么这么评价孔子,并进行点评。
23.(1)贵人贱马(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三、20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者也。’”(《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
所谓不耻 者(宋·真德秀撰《西山读书记》)23.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答案:三、解题思路:23小题是根据所学过的课文的内容来答题的,没有学过《论语选读》的考生可以忽略这道题。24题的重点应落在“根据”材料“析”观点上。所谓“根据”就是要把几则材料中相关的要点都找出来,比如“贫”“富”“无谄”“无骄”“乐”“好礼”“无怨”“难”“易”“不耻”等,然后立足于几个关键词组合分析出孔子的观
点。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则材料对于24题来说不是重点。
23 颜子 恶衣恶食24.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
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
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
四、20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23.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 观。(1分)
24.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答案:四、解题思路:23题,略。24题中有两问,那么答案一定要两答。一问“为什么”,把材料大意疏通,解释此人此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肠套叠护理PPT课件讲解PPT课件.pptx VIP
- (沪教版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pptx
- 小儿肛管排气.pptx VIP
- 新解读《GB_T 5271.9 - 2001信息技术 词汇 第9部分_数据通信》最新解读.docx VIP
- 新解读《GB_T 18492-2001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最新解读.docx VIP
- PPT灌肠操作及并发症处理.pptx VIP
- 基于ABAQUS的橡胶材料粘弹性特性仿真.docx VIP
- 《带式输送机概述》PPT课件.pptx
- 1 “钓鱼”游戏(课件)一年级上册科学人教鄂教版2025.ppt
- 山东理工大学2021-2022学年《Python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