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课件 张文喜 第0、1章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pptx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课件 张文喜 第0、1章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这个名字命名的。马克思的名字规定了两个时代的划分,它具有与其他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署名不同的特别地位。我们将马克思哲学在马克思身后的推进和阐释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历史,马克思就是那个站在这段阐释史开端的人,而不是站在阐释史终点的人。

2第一节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史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了成为一种严格的学术体系,需要具备哪些关键因素?在这一问题上,不同的学派与体系,当然还有不同的人物,对此的回答都大相径庭,在理解性方法层面上缺乏共识。正因如此,“构建”成为所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阐释的最基础、最经常使用但也是最难理解的方法之一。尽管如此,本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构建仍屹立在一个原则性的基础之上,我们将它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构建”。“构建”这个方法被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之中,既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跨越各个学派、各个人物进行“圈地式”研究的局限,又能够使我们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开创的道路继续推进,直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更深刻、更严格的学术体系。

3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设想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大钊。李大钊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最早理解并接受唯物史观,他的“民彝史观”成为嫁接唯物史观的通路。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阐释、蔡和森的社会进化论、李达用唯物史观考察中国的出路以及对“实践的唯物论”的义理把握、毛泽东的“实践论”,都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建立了或紧密或松散的联系。李大钊

4究竟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会遭到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危害呢?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学科的学术研究真的造成了对精神文明的危害,那么这必定是一种虚假的学术研究和一种毫无思想可言的、名不副实的学术研究的过错。这绝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错误。事实上,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之所以为中国人所选择,完全是因为它遵循自己的内在学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它所具有的普遍精神(这是学术最重要的内涵)属于一个最为紧密的统一体,双方互为前提。

5“实践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中的发生和崛起,这个过程告诉我们: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通过各种特殊规范而博取人们的信奉的,它是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它也不是人们随意“修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者们经常虚构出一些理论“副作用”强加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头上,以便在特定的时局或情形中否定或限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用。率先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并发挥效力的形态是马克思的哲学之“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外的发展:二战结束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呈现出对“新马克思主义”探索的热情。20世纪60年代后,实用主义在美国的没落,使得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美国大学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迅速发展,形成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所谓“学院马克思主义”。在美国,A.W.古尔德纳、B.奥尔曼等可以说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较为重要的人物。在德国,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梅林和后起的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

7随着世界性的革命失败,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在民主德国转回至对苏联模式的重构;在改革的大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大利、日本、波兰、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家获得了广泛的学术研究,不同国家的研究与应用虽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但仅仅是在学术中蔓延的现代性危机或韦伯所谓的“诸神冲突”理论,就强有力地持续挑战着历史中的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

8近年来,我国理论界重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构建”这个课题。一方面,我国的大学里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发挥着学术牵引和传承知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学界在大学这个范围里面,由于依赖于学科自身的某种结构,因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努力依然支离破碎,各个理论相互之间产生了裂缝。

9第二节对已有相关代表性成果的分析评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仍然处在一个不甚完备的初级阶段。以往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教科书层面,而现在的重点则应当是探索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若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首要的目标则应当着眼于对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中所遗留的问题的反思。坚持一种严格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初的前提出发展开的构建,是一个最有力的方法,具体要做的工作则是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出发点、支撑点、学术标准等等。

10关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工作,在以往的探索中依然遗留了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结构的继承与超越。在着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的时候,最为关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