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分析健康管理与保障2024-05-15
文章来源:卫生经济研究第41卷第4期文章作者:靳慧,赵明月,谢慧玲
▌引言
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是在被保险人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等情况下,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并给予经济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1],包括社会长护险(政府强制)和商业长护险(私人自愿购买)。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赡养模式发生转变的背景下,由政府主办的长护险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商业长护险是应对失能风险的重要市场化手段,能够满足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巨大失能护理需求,缓解老年人失能导致的财政压力,是社会长护险的有益补充。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商业长护险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困境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建立契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长护险提供参考。
一、国际商业长护险发展现状
国际上,商业长护险的市场占有规模普遍不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二是以德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依托于社会长护险发展的补充性商业保险模式。
美国是实施市场主导的商业长护险的典型国家。20世纪70年代推出商业长护险以来,经过50年的发展,美国长护险市场已经相对成熟,面向全体国民,遵循自愿原则,强调个人筹资,大部分居民通过自行购买的方式满足长期护理需求[2],在失能后获得现金或服务补偿[3]。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商业长护险的市场份额仅有20%[4],2008年仅有12.4%的65岁及以上人群、8.8%的55~65岁人群拥有商业长护险[5]。商业长护险市场规模较小的一个潜在解释是,为贫困老年人提供长护险的医疗补助计划(公共保险)可能会挤占私人保险需求[6]。美国政府为推动商业长护险的发展,对购买长护险的个人和企业团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税收减免政策[7],从而提高居民和企业购买商业长护险的积极性。
德国、日本、新加坡的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依托于社会保险发展[8]。德国采取社会长护险与商业长护险并行发展的模式,前者是主体,后者是补充,参保人群既包括需要政府救助的低收入弱势人群,也包括高收入群体,保费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参保人员在获取服务时自主选择居家护理或者机构护理[9]。
日本长护险为全民社会保险,90%的长期护理费用由政府财政和保险基金承担,对商业保险市场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商业长护险整体发展水平不高,2014年商业长护险参保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28%[10]。新加坡于2002年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乐龄健保计划,利用医疗储蓄个人账户资金购买长护险;2007年9月开始实施乐龄健保400计划,其中包含乐龄健保补充计划,属于商业保险性质,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补充产品,个人自愿购买,以获得更高程度的保障[11]。
目前,国际上商业长护险的发展方向是创新服务提供方式,采取的措施包括将长护险与其他保险责任相结合、提高长护险产品的灵活性、创新保险产品以及简化长期护理责任认定等[12]。比如,日本商业保险公司推出特定疾病保险产品,责任认定简单,有效降低了保费水平;美国商业保险市场的产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护理产品,又有复合型创新产品,如“年金险+长护险”“死亡保险+长护险”,将长期护理补偿费用与年金和人寿保险组合,参保人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选择产品,保险方案灵活多样,资金来源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二、中国商业长护险发展现状▌发展商业长护险的必要性
1.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龄化程度处于高速增长态势(见图1)。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13];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14]。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建立契合我国居民实际需求的长护险制度,是满足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必要途径。
图1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
2.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潜在需求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我国失能失智老年人规模越来越庞大。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8.3%。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2030年和2050年失能老人规模将分别达到6168万人和9750万人[14],意味着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激增。
同时,各项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家庭护理功能正在不断弱化[15]。老年人家庭护理依赖于配偶的生存状况和子女居住地理位置的邻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瑞士商会:瑞士投资指南 2024.docx
- 中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分析-卫生经济研究第 41 卷第 4 期.docx
- 中国西电 全球电网建设新周期,老牌王者再腾飞.docx
- 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23年度报告.docx
- 中集集团(000039)系列深度二:集装箱新一轮需求浪潮已至-广发证券[代川,汪家豪]-20240611【39页】.docx
- 主题策略-广发策略及行业联合:越南见闻-广发证券[刘晨明,郑恺,曾婵,嵇文欣,曹倩雯,钱浩,糜韩杰]-20240613【53页】.docx
- 主题策略-外需链条的最新观点:五个关注问题-广发证券[刘晨明,郑恺]-20240612【17页】.docx
- 综合金融服务-行业周报:成交缩量,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docx
- DB15T 3647-2024 马铃薯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
- DB1501T 0062-202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docx
- DB1502T 016-2023 环保管家服务规范.docx
- DB1502T 024-2024 湿地植被碳汇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docx
- DB1502T 025.1-2024 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第1部分:集贸市场.docx
- DB1502T 025.4-2024 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第4部分:巡游出租汽车.docx
- DB1502T 025.6-2024 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第6部分:医疗卫生机构.docx
- DB1502T 026-2024 多晶硅生产企业能源管理规范.docx
- DB1503T 0005-2021 室内供热温度监测服务规范.docx
- DB1503T 0013-2023 新建葡萄园技术规程.docx
- DB1503T 0014-2023 鲜食阳光玫瑰葡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502T 010-2020 工业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