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的学术缘分.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让哲学关注人的生存”

--论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的学术缘分

丁国旗

内容摘要:“让哲学关注人的生存”是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结缘的根本原因,海德格尔对于人的“非本真”状态的分析,对于人类社会中人的“异化”的阐述都深深吸引着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在海德格尔这里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走向新的“具体”的科学之路,他的“具体哲学的提出即受惠于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论滋养,马尔库塞一生的学术追求似乎都有着挥之不去的海德格尔情结。然而,由于海德格尔哲学本身的理论缺陷,加上早期受到马克思思想的影响,马尔库塞对于海德格尔的理论一直试图进行一种修正工作。1932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使马尔库塞最终在马克思这里找到了真正心意的哲学追求,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的学术缘分也就此结束.

关键词: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具体哲学;海德格尔哲学批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发生的革命行动,给马尔库塞带来了较早的对于革命、自由和解放的思考,他自己也以满腔的热情加入了社会民主党,并参加到战斗中去。然而,到1919年1月,当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被暗杀,革命惨遭失败之后,他也最早地看到了德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不足和缺陷。于是在这一阶段,他开始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在战争期间,马尔库塞已经读到过一些社会主义的小册子——试图借此弄清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德国革命失败的原因,以及他一直无力弄清的左派政党、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关系问题.然而,他并没有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答案。就这样,在失望和痛苦中,他离开柏林来到弗莱堡,进入大学,开始了他早就感兴趣的文学研究,并于1922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德国艺术家小说》.之后,他又离开弗莱堡做了多年的书刊发行和出版工作。1927年,当《存在与时间》出版的时候,他就读到了它。海德格尔的哲学和研究方法、海德格尔令人振奋的性格,深深吸引了他。于是,1928年他重返弗莱堡,开始向海德格尔学习哲学,直到1932年希特勒上台的前几天离开德国。

在多年后的一次谈话中,马尔库塞说道:“我在海德格尔那里发现了我们曾经在胡塞尔那里发现的东西:即一种新的开端,一种新的愿望,以便把哲学置之于真正具体的基础——让哲学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条件,而不是那些纯属抽象的观念和原则.”转引自马尔库塞《审美之维》“译序”,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的确,正是受惠于海德格尔哲学的这种训练,马尔库塞后来的美学思想才在20世纪显现出他独特的魅力.“让哲学关注人的生存”成为他美学思想的一个基本追求,一直影响着他之后学术思想的发展归趣,难怪有论者认为,“海德格尔的‘操心’

转引自马尔库塞《审美之维》“译序”,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PeterLind,MarcuseandFreedom,CroomhelmLimited,Beckenham,1985,p.61.

一、“非本真状态与“根本性活动”

在《德国艺术家小说》中马尔库塞在区分小说与叙事诗时曾指出:小说培养的是个体对于一个更高更真实的存在方式的向往和奋斗参见DouglasKellner,HerbertMarcuseandtheCrisisofMarxism,London,1984,p.382,注31。。“真实”这一词的出现预示着马尔库塞后来对于海德格尔

参见DouglasKellner,HerbertMarcuseandtheCrisisofMarxism,London,1984,p.382,注31。

马尔库塞声言《存在与时间》对于他自己的研究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这本书中它向我们展现了在哲学史中所达到的一个新起点。这个起点就是资产阶级哲学从内部消解了自己,创立了一个清晰的走向新的‘具体’的科学之路。”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转引自DouglasKellner,HerbertMarcuseandtheCrisisofMarxism,London,1984,p.43。马尔库塞认为,海德格尔对于“本真性的追寻导致一种“根本性活动(theradicalact)——所谓“根本性活动”也就是人对于自己和环境的改变的活动,而海德格尔对于“非本真性”的分析,通过暗示社会怎样来统治个体的问题,揭示了对于激进行动的阻碍因素,这一点将引导他后来对于弗洛伊德的兴趣与研究.马尔库塞相信海德格尔的哲学起点“在世之在”(being—in-the-world)克服了流行于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主客观的二分法,同时海德格尔的“历史性

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转引自DouglasKellner,HerbertMarcuseandtheCr

文档评论(0)

lxzsx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