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础练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常见外力作用地貌教学课件.pptx

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础练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常见外力作用地貌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节常见外力作用地貌

教材知识萃取知识点38喀斯特地貌

教材素材变式下图示意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1—2题。1.“大窝凼”形成过程中地表相对高差的变化是A.不断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C.不断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B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大窝凼”的形成过程中,随着流水侵蚀,地表起伏增大,地表相对高差随之增大;后期随着崩塌物和风化侵蚀物在低洼处不断沉积,地表相对高差又逐渐减小,所以地表相对高差的变化应为先增大,后减小,B正确。答案

教材素材变式下图示意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1—2题。2.贵州平塘农业生产易遭遇干旱是因为A.地处内陆,年降水量较少B.气温较高,土壤水易蒸发C.地形崎岖,水流速度较快D.裂隙发育,地表水易下渗2.D该地地处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并不少,A错。气温导致土壤水蒸发不是易遭遇干旱的主要原因,B错。地形崎岖,水流速度快是大部分山区河流的基本特征,但如果水分不易下渗,人们依然可以截留水流,引水灌溉,不容易遭遇干旱,C错。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贵州地区多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地表水易沿裂隙下渗,导致地面缺水,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极易遭遇干旱,D正确。答案

教材素材变式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石灰岩形成的高原被沟壑切割,呈现出方山群、墙状山、孤立方山的地貌组合,其中墙状山高度在百米以上,宽仅十余米,延伸可达数千米。下图为墙状山演化示意图。(1)指出石灰岩高原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内、外力作用。(4分)(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石灰岩高原演化出墙状山的过程。(4分)(3)简述墙状山广布地区聚落的特点。(4分)

教材素材变式3.【参考答案】(1)地壳运动(内力抬升),(2分)沉积作用。(2分)(2)石灰岩高原抬升过程中出现平行裂隙,(2分)受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裂隙加宽加深,形成墙状山。(2分)(3)多为乡村聚落,规模小,(2分)相对分散(稀疏),聚居的人口少。(2分)【解题思路】第(1)问,石灰岩高原的形成主要经过了两个过程,一是石灰岩的形成,即堆积(沉积)作用;二是高原的形成,即地壳运动(构造运动)。第(2)问,石灰岩高原演化出墙状山的过程显示在示意图中,阶段Ⅰ石灰岩高原抬升过程中出现平行裂隙,阶段II至阶段Ⅲ石灰岩高原受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裂隙加宽加深,直至阶段IV形成墙状山。第(3)问,墙状山广布地区,平原面积小,主要聚落类型是乡村,规模小、人口少。答案

教材知识萃取知识点39风沙地貌

教材素材变式风蚀壁龛(如图)是风沙在陡峭的岩壁上磨蚀和吹蚀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多呈蜂窝状,在砂岩和花岗岩壁上发育最好。风蚀壁龛的形成原因是阳光晒热岩壁,使岩石内部矿物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产生热力差别风化,加之岩石受热时,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近表面的细孔中结晶,撑胀岩石,使其发生崩解。据此完成1—2题。1.该地貌景观通常出现在A.山地阳坡、迎风坡 B.山地阳坡、背风坡C.山地阴坡、迎风坡 D.山地阴坡、背风坡1.A风蚀壁龛受风蚀作用而成,因而通常出现在山地的迎风坡,排除B、D;阳坡光照强烈,岩石受热后反复冷却膨胀,更易被侵蚀形成风蚀壁龛,A对,C错。答案

教材素材变式风蚀壁龛(如图)是风沙在陡峭的岩壁上磨蚀和吹蚀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多呈蜂窝状,在砂岩和花岗岩壁上发育最好。风蚀壁龛的形成原因是阳光晒热岩壁,使岩石内部矿物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产生热力差别风化,加之岩石受热时,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近表面的细孔中结晶,撑胀岩石,使其发生崩解。据此完成1—2题。2.山体较低海拔处凹坑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吹蚀作用强 B.磨蚀作用强C.水流速度快 D.水流速度慢2.B风蚀壁龛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D错;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在海拔较低处,风挟带的沙粒较多,磨蚀作用强,加之砂岩与花岗岩岩石密度较大,吹蚀作用侵蚀不明显,A错、B对。答案

教材素材变式迎风坡植树法是库布齐治沙人探索出来的一种治沙良方。借助库布齐沙漠风向特点,在流动沙丘迎风坡高度的2/3处以下植树种草,在沙丘的下部挡住来风,利用风力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填埋沙丘底部,使流动沙丘得到固定、高度下降。据此完成3—4题。3.最符合图示沙丘形态的俯视图是3.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流动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盛行西北风,A正确;B图中迎风坡为西南坡,表示盛行风为西南风,B错误;C图中迎风坡为东北坡,说明盛行东北风,C错误;D图中迎风坡为东南坡,说明盛行风为东南风,D错误。答案?

教材素材变式迎风坡植树法是库布齐治沙人探索出来的一种治沙良方。借助库布齐沙漠风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