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xVIP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Y)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闭卷考试,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使用答题卡时,请认真阅读答题须知,并按要求去做。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隋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隋朝为加强对户籍的管理,规定不许大家族聚居,必须分房,各自立户。这项措施使得户数快速增加,官府的赋税也跟着水涨船高。此项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巩固国家统一 C.提高生产效率 D.促进人口增长

3.《通典》中记载:“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这段史料记载的史实是()

A.秦国都江堰的修筑 B.隋代大运河的开凿

C.隋朝赵州桥的修建 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4.开元二十六年,唐朝中央改革边防军制度,由各军镇在各种征行人及客户中招募丁壮为“长征健儿”,世代镇守戌边,不事生产,终身免除课役,装备给养全由政府供应。“长征健儿”的设置()

A.大大巩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 B.使唐朝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C.为唐朝中央提供了充足兵源 D.为藩镇割据的出现埋下隐患

5.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对下列诗词反映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钤深处》

A.①描绘的是秦孝公统一六国 B.②描绘了唐朝“开元盛世”的景象

C.③为文天祥创作于抗辽战争期间 D.④抒发了作者抗击葡萄牙殖民者的决心

6.《旧唐书·李密传》中记述:“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与这种状况的出现相关的史实是()

A.隋灭陈 B.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7.《旧唐书·崔融传》载:“天下诸津(码头),舟航所聚……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它可以佐证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繁荣的商业贸易

8.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唐朝()

曲辕犁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唐朝墓葬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B.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C.对外交往频繁 D.繁荣与开放

9.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同时,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并且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由此可知唐朝()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水陆交通异常发达 D.注重对官吏的考核

10.陈旭麓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B.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C.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D.得益于门阀士族的推动

11.“衣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对士族门阀的代称。但到了唐朝中期,朝廷规定只有科举出身尤其是进士出身者,才可以称“衣冠户”,并且此类户口可“免一门差徭”。这一现象反映了唐朝时期()

A.士族势力已经消亡 B.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

C.科举制的影响巨大 D.阻止了世家子弟入仕

12.唐朝诗人元稹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得益于()

A.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统治 B.科举制度网罗天下人才

C.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D.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

13.对下面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A.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B.削弱了地方较强势力

C.导致民族政权的并立 D.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14.“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丝织工艺的精湛

C.垦田面积的扩大 D.长安城市的繁荣

15.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华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该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钟摆在10世纪中后期向右摆动的原因是()

A.唐朝在地方增设节度使 B.北宋实行重文轻武

文档评论(0)

coc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快乐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