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在化学中考命题中的应用
(江苏南京栖霞区教研室 刘莉莉 210028)
诗词、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一种结构比较稳固的短语,它结构紧密,文字简练,是汉语言中的精品。笔者发现诗词、成语这种传统语文考试题材近年来已出现在许多省市的中考化学试题中,诗词、成语这种源于生活素材性资源出现在化学试题中,使得试题情景亲切,语言生动活泼,加上具有实用性并与个人生活有关的化学叙述方式,能很好地体现了公众素养中对知识面选取的原则,这种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古代诗词、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许多经典的诗词、成语中包含的对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原子、分子的性质等有关和化学知识。本文就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化学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中考命题中作一个赏析。
一、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物质的变化的考查
例1(2005年佛山市中考题)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解析]此题在知识载体的选择及试题表述的设计上避免了枯燥、干巴的单纯学科设问形式,追求一种生动的优美情景,令师生回味无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答案:B
例2(2004年南昌市中考题)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解析]此题目的是让学生在诗句所体现的意境中回味物质发生变化的特征来回答问题。A、野火烧不尽也就是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是化学变化;B、蜡烛成灰也就是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它是化学变化;C、铁杵磨成针,原来铁变化后,仍然是铁,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D、爆竹一般是用硫磺等物质制成的,引燃后发生爆炸,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等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答案:C
例3(2005年佛山市中考题)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
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中与诗意无关的是
=====高温A.CaCO CaO+CO↑ B.CaO+HO=Ca(OH)
=====
3 2 2 2
C.Ca(OH)+CO=CaCO↓+HO D.CaO+2HCl=CaCl+HO
2 2 3 2 2 2
[解析]于谦的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崇高情操,它所包含的
物质也非常丰富多彩。它体现了人作用于自然环境,体现自然环境陶冶了人美好情操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归纳了碳酸钙及与之相关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描写了烧石灰的工人,先将深山中的石灰石(含碳酸钙)经过千锤万凿地将石灰石敲碎,然后放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雪白的碳酸钙,这样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即
CaCO
3
CaO→ Ca(OH)
2
CaCO
3
,思维方式别具一格,具有创新思维。答案:D
二、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物质的性质的考查
例4(2005年泉州市中考题)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 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 D.玉不琢不成器
[解析]略答案:D
例5(2005年烟台市中考题)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 。
[解析]略答案:单质;稳定。
三、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分子、原子性质的考查
例6 (2005年天津市中考题)“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析]此题将原子、分子的知识与王安石的古诗联系起来考查,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
答案:D
例7(2003年南京市中考题)在2400多年前,古代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了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