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建筑物的布置与设计.docx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建筑物的布置与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最大PD达到3550m2以上,规模比较大,位于世界前列。在输水系统设计时,充分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基础上,从线路选择、电站开发方式比较、供水方式、衬砌型式选择、经济管径确定到水力计算、结构设计等都进行了较

充分论证。

输水系统布置方案选择

地形、地质条件

输水系统沿线地形陡缓相间,冲沟较发育,高差大,基本无全风化带,风化裂隙较发育。

输水系统自上而下依次通过中奥陶系上马家沟(?

2S

)组、下马家沟(?

2X

)组、下奥陶系亮

甲山(? )组、冶里(? )组、上寒武系凤山组(∈)、长山组(∈)、崮山组(∈)、中

1L 1Y 3f 3c 3g

寒武系张夏组(∈

2Z

)的地层。岩性为灰岩、白云岩、页岩、砂岩等,平均饱和抗压强度为92.8~

128.2MPa,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围岩分类》围岩分类为Ⅱ~Ⅲ

b

类围岩,构造发育部

位为Ⅳ~Ⅴ类。

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局部有少量的岩溶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2、

2Z

∈1、O

2-1、O

1、O

1-1组岩层为区域性岩溶作用的相对隔水层,岩溶相对发育,其间为相

3c 1L 2x 2s

对含水层,相对隔水层与相对含水层呈“互层”状,并且常在含水层底部形成少量上层滞水。上层滞水共有三层,即①上部为上、下马家沟上层滞水;②中部为冶里、凤山上层滞水;③下部为崮山上层滞水。

厂区及输水系统位于区域地下水分水岭,不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埋藏较深,且围岩属中等透水~弱透水,输水系统围岩渗透条件比较好。

输水系统位于西河~耿家庄宽缓背斜的NW翼,尾水隧洞段位于背斜的SE翼,岩层基

本水平,倾角3~10°,工程区发育的主要构造有F

112

、F

114

、F

118

、F

116

、f

p21

、f

p27

、f

p30

等断层

和P张性断裂带等,构造发育的主要方向为NE30~NE60°。输水系统区域内主要发育有4组

5

裂隙,产状为:①NE5~30°SE∠70~80°;②NE30~50°SE∠70~88°;③NE50~60°SE∠70~89°;

④NW330~360°SE∠70~85°。以第②组裂隙最为发育。

输水线路的选择

在进行输水系统线路选择时应尽可能布置成最短的直线,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枢纽布置等条件选择了3条线路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即东线、直线和西线三个方案,详见图1。

由于上、下水库在平面上呈NE54°左右方向展布,采用线路最短的直线布置方案时,管线走向为NE50°左右,与站址区主要构造线走向、区内最为发育的第2组主要裂隙及P5破碎带基本平行或成10~20°的小角度相交,且岩层层面与陡倾的构造、裂隙和开挖临空面很容易形

成不稳定块体,对围岩稳定非常不利。所以对直线方案不做重点比较。

工程区大小冲沟较发育,地形比较破碎,适合线路布置的位置并不多。为合理确定输水系统线路,对东线和西线两个方案进行了比较。

西线方案

西线方案在平面上沿山脊布置,输水系统走向从NE85°折向NE26°。高压管道部分位于

由F

112

、F

116

、F

118

、F

208

、F

209

、F

114

等断层组成的断层密集带中,断层走向为NE20°~NE40°、

倾角70°~80°,在满足地形条件下,高压管道难于避开这些断层。在平面和立面上都与高压管道基本平行或成小角度相交,且高压管道与工程发育的第1和第2组主要裂隙基本平行,围岩稳定问题比较突出。

输水系统的惯性时间常数Tw=2.0s左右,在立面布置上,可不设置调压井,但增加了高压管道长度,经过比较,设置上游调压井方案比不设调压井方案可节省投资1140.5万元,所以重点以设置调压井方案与东线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东线方案

东线方案线路走向从NE15.5°折向NE70°。高压管道部分走向NE70°与P张性断裂带、

5

F 等构造夹角皆大于30°,与工程区发育的裂隙夹角较大,围岩稳定条件较好。输水系统总

112

长为1811.15m,Tw=2.0s左右,不需设置调压井。投资与与西线方案相当。

经棕合比较后,东线方案围岩稳定条件比较好,工程布置简单,投资与西线方案相当,所以推荐东线方案线路布置。

电站开发方式选择

在输水系统线路确定后,对电站开发方式进行综合比较。根据本电站的特点即上、下水库距离比较短,电站设计水头较高,输水系统距高比较小,L/H在2.0左右,地下厂房可布置的范围不大等,在此仅就首部和尾部两种电站开发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

工程布置

首部布置方案输水系统是由上水库进/出水口、高压管道、尾水调压井、尾水隧洞和下水库进/出水口组成。输水系统总长为L=2123.77m。详见图2。首部布置方式,高压管道比较短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