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础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2节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课件.pptx

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础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2节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教材知识萃取知识点89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教材素材变式休耕是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其目的主要是使耕地休养生息,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晴隆县,山高坡陡谷深,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近年来,该县以村为单位划分休耕区,呈现出“北”“中”“南”三大主要集聚区,其中以中部和北部最为集中。上图示意晴隆县休耕地三大主要集聚区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晴隆县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有①雨季暴雨频发 ②土质比较疏松③热带草原广布 ④地形山高谷深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D当地是季风气候,因此雨季暴雨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环境脆弱,①正确;当地是喀斯特地貌,土壤瘠薄,并不疏松,②错误;当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没有热带草原,③错误;由材料可知,晴隆县地处贵州省西南部,山高坡陡谷深,生态环境脆弱,④正确。故选D。答案

教材素材变式休耕是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其目的主要是使耕地休养生息,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晴隆县,山高坡陡谷深,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近年来,该县以村为单位划分休耕区,呈现出“北”“中”“南”三大主要集聚区,其中以中部和北部最为集中。上图示意晴隆县休耕地三大主要集聚区分布。据此完成1—2题。2.晴隆县中、北部休耕地集中,说明该县中北部A.生产规模大,城镇化水平低B.耕地利用强度大,生产力退化C.耕地后备资源少,分布零散D.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技术落后

教材素材变式2.B从材料可知,休耕是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其目的是使耕地休养生息,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当地山高坡陡谷深,耕地较为破碎,生产规模不大,A错误;休耕会使土壤肥力得到回升,晴隆县中北部的休耕地比较多,说明当地耕地的开发力度大,使用强度大,造成土壤生产力退化,B正确;若耕地后备资源少,中、北部休耕地集中会影响当地粮食供给,C错误;生产技术落后与休耕关系不大,D错误。答案知识拓展休耕可以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减少耕地水分、养分的消耗,增加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积蓄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分的转化。

教材素材变式非洲萨赫勒地区(下图)位于热常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地区,年降水量从北向南约为100—500毫米。传统经济以自给性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业向商品性定居牧业转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3—4题。3.萨赫勒地区荒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过度樵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A结合材料可知,萨赫勒地区发展商品性定居牧业经济,会使当地人口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因此,萨赫勒地区荒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①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③错误。草原区森林较少,过度樵采问题较少,④错误。故选A。答案

教材素材变式非洲萨赫勒地区(下图)位于热常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地区,年降水量从北向南约为100—500毫米。传统经济以自给性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业向商品性定居牧业转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3—4题。4.扼制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的根本措施是A.增加区域降水 B.控制人口数量C.采用草方格沙障 D.增加植被覆盖4.B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荒漠化主要是人口增加、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因此扼制该地区荒漠化加剧趋势需要控制人口数量,B正确;增加区域降水需要有合适的条件,要求高,A错误;草方格沙障和增加植被覆盖可以治理土地沙漠化,但不是根本措施,C、D错误。答案

教材素材变式5.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到93.24%。这意味着,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地成为全球首个即将消失的沙漠。下图为被国外媒体赞为“中国魔方”的麦草方格治沙法景观图。麦草方格在治沙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沙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B.减弱近地面风力,减少沙子流动C.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固沙能力D.减少沙漠蒸发量,增加土壤水分5.B麦草方格有利于增强地面摩擦力,削减近地面风力,减少沙子流动,B正确。麦草方格并不能增加沙漠有机质、减少沙漠蒸发量、提高植被覆盖率,A、C、D错误。答案

教材素材变式6.鄂尔多斯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羊绒制品的1/3、世界羊绒制品的1/4,鄂尔多斯已经成为“中国绒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