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上之”。墨家的上述人才观折射出()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分化剧烈

B.墨家思想代表的是下层阶级的愿望

C.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壮大的时代特征

D.希望社会矛盾缓和平等的理想寄托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墨子主张选贤任能,选举有才能的人做国君、天子和官吏,这种想法表达的是下层阶级的愿望,上层贵族追求的是身份、地位和特权,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确实有所表现,但这不是题干所能反映出来的,排除A项;墨子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愿望和要求,C项的“新兴地主”表述偏颇,排除C项;D项属于道家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2.秦朝手工业规模很大,为了加强管理,政府设立多种职官及法规,内容丰富而具体,涉及劳动定额、产品规格、产品质量、工匠培训等。这表明秦朝

A.农工商各业得到保护 B.农本观念受冲击

C.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 D.以立法管理经济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政府设立法规,内容丰富而具体”,表明秦律注重经济关系的调整,故D项正确;农、商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农本观念受到冲击,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看出是私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

3.西汉初年,朝廷曾诏令王国、郡设立太上皇(刘邦父亲)庙、高祖庙,与中央皇室共尊同祭。但西汉后期,汉元帝下诏废除郡国庙,且皇帝宗庙只设立在京师,由当朝天子亲祭。西汉郡国宗庙的兴废从本质上说明()

A.礼制兴革服务于现实政治需要 B.统治者通过祭祀神化家族权威

C.政体稳定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D.西汉王国势力的扩张威胁中央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但西汉后期,汉元帝下诏废除郡国庙,且皇帝宗庙只设立在京师,由当朝天子亲祭”,可知对宗庙祭祀由原来的郡国与中央共尊同祭到后来的只允许天子亲祭,符合加强中央权威的需要,说明礼制兴废服务于现实需要,A项正确;罢免郡国宗庙祭祀说明其目的不是为了神话家族权威,排除B项;政体稳定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就解决了王国势力膨胀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4.北宋张载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文天祥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人的思想抱负源于()

A.科举制度对宋代文士的影响 B.理学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C.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使命 D.士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二者的理想抱负都符合理学对追求理想人格的要求,说明了二者的思想抱负源于理学对理想人格的塑造,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张载和文天祥的思想抱负,没有涉及到科举制度影响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张载的政治抱负不能体现忧患意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不是源于士人的社会责任,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5.明成祖时期相继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分别建立了以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九个军事重镇为中心的军事城镇体系,其中甘肃、宁夏、山西、大同等军镇城市后来都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城市。这表明()

A.明成祖时北方边防形势严峻 B.军镇设置对城市发展影响大

C.王权通过军镇加强内部统治 D.周边游牧民族促成城市发展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题干材料有两层意思,一是明朝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重镇,二是这些军事重镇后来发展成了综合性城市,并且后一个意思是重心,B项正确;A项说法至于第一层意思有关,排除A项;军镇建立是为了防止边境威胁,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对明朝统治威胁的加大,明成祖时期相继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排除C项;D项说法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D项。故选B项。

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抵抗。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天津、烟台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袭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